正在加载图片...
13插:刺入。从手从舌,殆舌亦声 14低:“低,下也。从人、氐,氐亦声。”(《说文新附字》) 15定:“安也,从宀从正。”朱骏声:“正亦声。” 6惰:不敬、怠慢。从心堕省。殆堕亦声。 17贰:“副益也(次要的、辅佐)。从贝,弌声。式,古文二。”朱骏声:“贰,从贝从 式会意,式亦声。” 18返:“还也。从是从反,反亦声。” 19分:“别也。从八从刀,八亦声。” 20.芬:“草初生,其香分布。从屮从分,分亦声。芬,或从卿。” 21.否:“不也。从口,从不,不亦声。” 22功:“以劳定国也。从力,从工,工亦声。” 23乖:戾也。从从 24贯:“钱贝之贯。从册、贝。”王筠句读:“亦声。” 25羹:从美从羔,含羊羹味美之意。羔亦声 26.宫:从宀从,亦声 27哥:“声也。从二可。”殆二“可”皆声。 28惠:仁爱。从心从更,殆衷亦声 29唬:“虎声也。从口、虎。”段注:“虎亦声。” 30.劃:“锥刀畫曰劃。从刀从畫,畫亦声。” 31婚:“婚,妇家也。礼,取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从女、昏,昏亦声。” 32酣:“酒乐也。从酉从甘,甘亦声。” 33宦:从臣从宀,会臣隶执事室中之意,宀亦声 34號:“呼也。从号,从虎。”段注:“啼号声高,故从号:虎啸声厉,故从虎。号亦 号,痛声也,从口在上。” 35恒:常也,从心从亘,殆亘亦声 36贬:“损也。从贝从乏。”徐锴系传:“当言从乏,乏亦声。” 37烦:“热头痛也。从页、从火。一曰樊省声。” 第四节形声 、形声字的定义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这个定义揭 示了形声字构件的功能类别是表意和表音。形符表意,声符表音。“江、河”就是有这些构 件的形声字 由于形声字数量多、比例大,形符、声符的表现丰富多彩,这里仅就声符的相关情况作 个介绍 1仅由声符构成的形声字。比如: (1)旁。甲文作,表方国、族邦、人地之名。“方”为声符,“凡”为重复声符。此类 字可能是在假借的基础上误假借字为形符、另加声符而构成的“形声字” (2)凰。“凤凰”原作“凤皇”(雄曰“凤”,雌曰“皇”),其中“凤”是专用的形声字 皇”是“煌”的初文,此处为借用。后来仿“凰”的声旁“凡”也给“皇”加了一个“声 旁”,成为一个专用的“形声字”。并且后加的声符仅是一种类化现象,并不能标注“凰”字5 13 插:刺入。从手从臿,殆臿亦声。 14.低:“低,下也。从人、氐,氐亦声。”(《说文新附字》) 15.定:“安也,从宀从正。”朱骏声:“正亦声。” 16.惰:不敬、怠慢。从心堕省。殆堕亦声。 17.贰:“副益也(次要的、辅佐)。从贝,弍声。弍,古文二。”朱骏声:“贰,从贝从 弍会意,弍亦声。” 18.返:“还也。从辵从反,反亦声。” 19.分:“别也。从八从刀,八亦声。” 20.芬:“草初生,其香分布。从屮从分,分亦声。芬, 或从艸。” 21.否:“不也。从口,从不,不亦声。” 22.功:“以劳定国也。从力,从工,工亦声。” 23.乖:戾也。从 从 。 24.贯:“钱贝之贯。从毌、贝。”王筠句读:“毌亦声。” 25.羹:从美从羔,含羊羹味美之意。羔亦声。 26.宫:从宀从 , 亦声。 27.哥:“声也。从二可。”殆二“可”皆声。 28.惠:仁爱。从心从叀,殆叀亦声。 29.唬:“虎声也。从口、虎。”段注:“虎亦声。” 30.劃:“锥刀畫曰劃。从刀从畫,畫亦声。” 31.婚:“婚,妇家也。礼,取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从女、昏,昏亦声。” 32.酣:“酒乐也。从酉从甘,甘亦声。” 33 宦:从臣从宀,会臣隶执事室中之意,宀亦声。 34.號:“呼也。从号,从虎。”段注:“啼号声高,故从号;虎啸声厉,故从虎。号亦声。” “号,痛声也,从口在丂上。” 35.恒:常也,从心从亘,殆亘亦声。 36.贬:“损也。从贝从乏。”徐锴系传:“当言从乏,乏亦声。” 37.烦:“热头痛也。从页、从火。一曰樊省声。” 第四节 形声 一、形声字的定义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这个定义揭 示了形声字构件的功能类别是表意和表音。形符表意,声符表音。“江、河”就是有这些构 件的形声字。 由于形声字数量多、比例大,形符、声符的表现丰富多彩,这里仅就声符的相关情况作 一个介绍。 1.仅由声符构成的形声字。比如: (1)旁。甲文作 ,表方国、族邦、人地之名。“方”为声符,“凡”为重复声符。此类 字可能是在假借的基础上误假借字为形符、另加声符而构成的“形声字”。 (2)凰。“凤凰”原作“凤皇”(雄曰“凤”,雌曰“皇”),其中“凤”是专用的形声字, “皇”是“煌”的初文,此处为借用。后来仿“凰”的声旁“凡”也给“皇”加了一个“声 旁”,成为一个专用的“形声字”。并且后加的声符仅是一种类化现象,并不能标注“凰”字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