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152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2卷 一40℃冲击功为18.0J经350℃回火后具有峰值 2.2回火过程组织演变规律 21.5J400℃回火后下降为18.9J600℃回火后最 图5和图6分别为不同温度回火后的S丑M和 高为22.3J EM组织照片.从图中可见,淬火态组织主要为长 2000 条状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图5()显示马氏 -抗拉强度 1800 体板条束与残余奥氏体薄膜的衬度较暗,不易辨别, 一◆屈服强度 马氏体板条的相界轮廓也较模糊,这是由于马氏体 相变属于无扩散型相变与奥氏体的成分相同或相 1400 微 近,马氏体板条的相界面与晶内成分差异也较小,不 1200 容易被腐蚀清晰的缘故.但是,依稀可以发现马氏 1000 体领域被先期生成的马氏体长条分割为不同晶格取 -50200 300400500600 向的亚结构单元,亚结构间相互交错,亚结构内板条 温度℃ 束呈现平行排列.图6()显示单个板条宽度约为 图3回火温度对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影响 0.15μ四宏观上表现出抗拉强度最高、延韧性较低. Fg 3 Effects of kmpering tempemure on tensile strength and yield 图5(b)湿示淬火钢经200℃低温回火后的组 生阳gh 织主要为回火马氏体,部分马氏体板条束发生回复 18 24 与多边形化.低碳马氏体在低温回火后经过碳和间 17 -a-延伸率 23 隙元素的扩散、聚集和重新分布,位错密度降低。板 ·一冲击功 16 条边界逐渐消失.图6(b显示部分马氏体板条贯 15 21 穿整个原奥氏体晶粒整个领域,板条束之间形成亚 14 20 结构单元,马氏体板条长度与宽度大小不一,部分板 13 12 条束合并后变宽0.2~0.3μ四因而具有优良的强 18 11 塑性.由图5(b还可见,回火马氏体相界面与晶内 10 16 的衬度较淬火态明显,说明回火过程中,间隙元素的 0200 300400500600 温度℃ 扩散和马氏体的脱溶分解使得相界与晶内成分起伏 图4回火温度对延伸率和冲击功的影响 不一,此外,马氏体沿原轧制方向的变形带也显现 Fg 4 Effects of sempering tm peramre on e knga tion and impacten 球团化组织更为均匀化,表现为延性提高、抗拉强 egy 度降低. 10m 10m 10m 10m 图5不同温度回火后实验钢的M组织.(两淬火态(b)200℃(9300℃:(山400℃:()600℃ Fig5 SEM m icrographs of the tested steel tmpered at diffe rent tmperaure5(a)as quenched(b)200℃:(9300℃,(d400℃,(9 600℃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 32卷 -40 ℃冲击功为 18.0 J, 经 350 ℃回火后具有峰值 21.5 J, 400 ℃回火后下降为 18.9 J, 600 ℃回火后最 高为 22.3 J. 图 3 回火温度对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影响 Fig.3 Effectsoftemperingtemperatureontensilestrengthandyield strength 图 5 不同温度回火后实验钢的 SEM组织.(a)淬火态;(b)200℃;(c)300℃;(d)400℃;(e)600℃ Fig.5 SEMmicrographsofthetestedsteeltemperedatdifferenttemperatures:(a)as-quenched;(b)200℃;(c)300 ℃;(d)400℃;(e) 600℃ 图 4 回火温度对延伸率和冲击功的影响 Fig.4 Effectsoftemperingtemperatureonelongationandimpacten￾ergy 2.2 回火过程组织演变规律 图 5和图 6分别为不同温度回火后的 SEM和 TEM组织照片 .从图中可见, 淬火态组织主要为长 条状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图 5(a)显示马氏 体板条束与残余奥氏体薄膜的衬度较暗 ,不易辨别, 马氏体板条的相界轮廓也较模糊 , 这是由于马氏体 相变属于无扩散型相变, 与奥氏体的成分相同或相 近, 马氏体板条的相界面与晶内成分差异也较小 ,不 容易被腐蚀清晰的缘故 .但是, 依稀可以发现马氏 体领域被先期生成的马氏体长条分割为不同晶格取 向的亚结构单元,亚结构间相互交错,亚结构内板条 束呈现平行排列 .图 6(a)显示单个板条宽度约为 0.15 μm,宏观上表现出抗拉强度最高 、延韧性较低. 图 5(b)显示淬火钢经 200 ℃低温回火后的组 织主要为回火马氏体 ,部分马氏体板条束发生回复 与多边形化.低碳马氏体在低温回火后经过碳和间 隙元素的扩散 、聚集和重新分布 ,位错密度降低, 板 条边界逐渐消失.图 6(b)显示部分马氏体板条贯 穿整个原奥氏体晶粒整个领域, 板条束之间形成亚 结构单元 ,马氏体板条长度与宽度大小不一 ,部分板 条束合并后变宽 0.2 ~ 0.3 μm,因而具有优良的强 塑性 .由图 5(b)还可见 ,回火马氏体相界面与晶内 的衬度较淬火态明显,说明回火过程中 ,间隙元素的 扩散和马氏体的脱溶分解使得相界与晶内成分起伏 不一 .此外, 马氏体沿原轧制方向的变形带也显现 球团化,组织更为均匀化, 表现为延性提高、抗拉强 度降低. · 115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