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二节染色体 1848年,Hofmeister从鸭跖草的小孢子母细胞中发现染色体。 1888年,Naldeyer正式定名为Chromosome。 1879年,W.Flemming提出了染色质(chromatin)这一术语,用以描述染色后细胞核中 强烈着色的细丝状物质。 后来的研究证明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周期中的形态表现。 一、染色质的化学组成 染色质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比例为1:1:(1-1.5):0.05。 可见DNA与组蛋白的含量比较恒定,非组蛋白的含量变化较大,RNA含量最少。 (一)DNA 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DNA的序列可分为3种类型,即:单一序列、中度重复序列 (101-5)和高度重复序列(>105)。DNA的二级结构存在3种主要类型,即:B-DNA、Z DNA、A-DNA(图12-9)。 A-DNA Z-DNA B-DNA 图12-9三种不同构象的DNA双螺旋 染色体具有3个基本元素(图12-10):①自主复制序列(autonomously replicating DNA sequence,ARS),是DNA复制的起点,酵母基因组含200-400个ARS,大多数具有一个 11bp富含AT的一致序列(ARS consensus sequence,ACS);②着丝粒序列(centromere DNA sequence,CEN),由大量串联的重复序列组成,如a卫星DNA,其功能是参与形成着丝第二节 染色体 1848 年,Hofmeister 从鸭跖草的小孢子母细胞中发现染色体。 1888 年,Waldeyer 正式定名为 Chromosome。 1879 年,W. Flemming 提出了染色质(chromatin)这一术语,用以描述染色后细胞核中 强烈着色的细丝状物质。 后来的研究证明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周期中的形态表现。 一、染色质的化学组成 染色质由 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 RNA 组成,比例为 1:1:(1-1.5):0.05。 可见 DNA 与组蛋白的含量比较恒定,非组蛋白的含量变化较大,RNA 含量最少。 (一)DNA DNA 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DNA 的序列可分为 3 种类型,即:单一序列、中度重复序列 (101-5)和高度重复序列(>105)。DNA 的二级结构存在 3 种主要类型,即:B-DNA、Z￾DNA、A-DNA(图 12-9)。 图 12-9 三种不同构象的 DNA 双螺旋 染色体具有 3 个基本元素(图 12-10):①自主复制序列(autonomously replicating DNA sequence, ARS),是 DNA 复制的起点,酵母基因组含 200-400 个 ARS,大多数具有一个 11bp 富含 AT 的一致序列(ARS consensus sequence, ACS);②着丝粒序列(centromere DNA sequence,CEN) ,由大量串联的重复序列组成,如 α 卫星 DNA,其功能是参与形成着丝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