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直径部分伸入前泵体内,并合理布置了O形密封圈的位置。当配流盘右侧受到液压力作用而贴紧定子, 能保证可靠的密封。配流盘受液压力的作用发生变形,对转子和配流盘间的间隙及磨损能进行自动补偿。 YB1型叶片泵的噪声较低,容积效率较高,使用寿命长,装配维修使用方便。只要改变泵的转子连 叶片的方向,即可实现泵的正转或反转。 5.高压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由于一般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底部通压力油,就使得处于吸油区的叶片顶部和底部的液压作用力不 平衡,这时叶片的顶部是低压油,而底部是压力油。叶片顶部以很大的力压向定子的内表面,加速了定 子内表面的磨损,影响泵的寿命和额定压力的提高。对高压叶片泵常采用以下措施来改善叶片受力状况。 (1)减小通往吸油区叶片根部的油液压力,即在吸油区叶片根部与压油腔之间串联一减压阀或阻尼 槽,使压油腔的压力油经减压后再与叶片根部相通。这样叶片经过吸油区时,叶片压向定子内表面的作 用力不会太大 (2)减小叶片低部承受压力油作用的面积。 单作用叶片泵 压油 吸油 图2-12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单作用叶片泵的排量计算 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如图2-12所示。当转子按图示方向旋转时,右边密封工作腔的容积逐渐增 大,通过配流盘上的吸油窗口将油液吸入,而左边密封工作腔的容积逐渐减小,通过压油窗口将油液压 出。转子每转一转,每两叶片间的密封工作腔实现一次吸油和压油,故称单作用叶片泵。 由图2-13可看出,转子转一转,每个工作腔容积变化为△I=V1-V2,于是叶片泵每转输出的油液体 积为△Z(Z为叶片数)。由此可得单作用叶片泵的排量近似为 =r(+e)2-(-e)2j=2bemD(2-23) 式中b一转子宽度 e一转子和定子间的偏心距; D一定子内圆直径 q=2berDnny (2-24)9 直径部分伸入前泵体内,并合理布置了 O 形密封圈的位置。当配流盘右侧受到液压力作用而贴紧定子, 能保证可靠的密封。配流盘受液压力的作用发生变形,对转子和配流盘间的间隙及磨损能进行自动补偿。 YB1 型叶片泵的噪声较低,容积效率较高,使用寿命长,装配维修使用方便。只要改变泵的转子连 叶片的方向,即可实现泵的正转或反转。 5. 高压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由于一般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底部通压力油,就使得处于吸油区的叶片顶部和底部的液压作用力不 平衡,这时叶片的顶部是低压油,而底部是压力油。叶片顶部以很大的力压向定子的内表面,加速了定 子内表面的磨损,影响泵的寿命和额定压力的提高。对高压叶片泵常采用以下措施来改善叶片受力状况。 (1)减小通往吸油区叶片根部的油液压力,即在吸油区叶片根部与压油腔之间串联一减压阀或阻尼 槽,使压油腔的压力油经减压后再与叶片根部相通。这样叶片经过吸油区时,叶片压向定子内表面的作 用力不会太大。 (2)减小叶片低部承受压力油作用的面积。 二、单作用叶片泵 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如图 2-12 所示。当转子按图示方向旋转时,右边密封工作腔的容积逐渐增 大,通过配流盘上的吸油窗口将油液吸入,而左边密封工作腔的容积逐渐减小,通过压油窗口将油液压 出。转子每转一转,每两叶片间的密封工作腔实现一次吸油和压油,故称单作用叶片泵。 由图 2-13 可看出,转子转一转,每个工作腔容积变化为∆V=V1–V2,于是叶片泵每转输出的油液体 积为∆VZ(Z 为叶片数)。由此可得单作用叶片泵的排量近似为 V=π[( D e) ( D e) ]b 2beπD 2 2 2 2 + − − = (2-23) 式中 b — 转子宽度; e — 转子和定子间的偏心距; D — 定子内圆直径。 q = 2beπDnη V (2-24) 图 2-12 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图 2-13 单作用叶片泵的排量计算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