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的需要、尊重的 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如图示 (2)需要的实现和满足具有顺序性,即由低到高逐级实现。 (3)人的激励状态取决于其主导需要是否满足。(主导需要是指在各种需要中占统治 地位的需要。) (4)不同的人,各层次需要的强烈程度不一样。如图示 人 知识阶层 贫困者 自我实现 伯我实现 尊重 尊重 社会 尊 尊重 社会 全 社会 社会 安全 安全 安全 生理 生理 生理 生理 需要层次示意图 不同的人各层次需要的强度不同 2、双因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 基本观点: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两类不同的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对激发员工 的工作热情,提高劳动效率起着不同的作用。那些只能消除工作中不满情绪,而不能激发员 工的工作热情、不能从根本上激励员工的因素叫保健因素;那些能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激 发其工作热情、能从根本上激励员工的因素叫激励因素。 常见的保健因素有:组织政策、管理监督方式、工作条件、人际关系、报酬、地位 职业稳定、个人生活需要等。 常见的激励因素有:成就、赏识(认可)、艰巨的工作任务、晋升、成长、责任感等。 赫兹伯格所说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在实际的工作中有所交叉,也因管理对象的不同而存在差 异 激励需求理论,由美国管理学家麦克莱兰提出。 基本观点: (1)人需求主要有三类:成就、权力和社会交往 (2)一般情况下,主管人员的成就需要比较强烈。 (3)一个组织的成败,取决于其拥有的高成就需求的人数。(正相关) (4)成就需求可以通过后在培养、训练而获得 4、阿德佛的需要理论:由美国学者阿德佛提出。 基本观点: (1)人的需要有三种:基本的生存需要、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和成长的需要 (2)人的需要不一定是生来就有的,有的是通过后开学习产生的。 (3)人的三种需求并不严格按先后顺序发展,遇到挫折有可能倒退。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1、期望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伏隆1964年提出 基本观点:人们在预期的行动将会有助于实现某个目标的情况下,才会被激励起来去 做某些事情以实现这人目标。即:激励力=期望值×效价 其中:激励力——激励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自我 实现 自我 实现 自我实现 青年人 (1)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的需要、尊重的 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如图示: (2)需要的实现和满足具有顺序性,即由低到高逐级实现。 (3)人的激励状态取决于其主导需要是否满足。(主导需要是指在各种需要中占统治 地位的需要。) (4)不同的人,各层次需要的强烈程度不一样。如图示。 需要层次示意图 不同的人各层次需要的强度不同 2、双因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提出。 基本观点: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两类不同的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对激发员工 的工作热情,提高劳动效率起着不同的作用。那些只能消除工作中不满情绪,而不能激发员 工的工作热情、不能从根本上激励员工的因素叫保健因素;那些能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激 发其工作热情、能从根本上激励员工的因素叫激励因素。 常见的保健因素有:组织政策、管理监督方式、工作条件、人际关系、报酬、地位、 职业稳定、个人生活需要等。 常见的激励因素有:成就、赏识(认可)、艰巨的工作任务、晋升、成长、责任感等。 赫兹伯格所说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在实际的工作中有所交叉,也因管理对象的不同而存在差 异。 3、激励需求理论,由美国管理学家麦克莱兰提出。 基本观点: (1)人需求主要有三类:成就、权力和社会交往。 (2)一般情况下,主管人员的成就需要比较强烈。 (3)一个组织的成败,取决于其拥有的高成就需求的人数。(正相关) (4)成就需求可以通过后在培养、训练而获得。 4、阿德佛的需要理论:由美国学者阿德佛提出。 基本观点: (1)人的需要有三种:基本的生存需要、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和成长的需要。 (2)人的需要不一定是生来就有的,有的是通过后开学习产生的。 (3)人的三种需求并不严格按先后顺序发展,遇到挫折有可能倒退。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1、期望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伏隆 1964 年提出。 基本观点:人们在预期的行动将会有助于实现某个目标的情况下,才会被激励起来去 做某些事情以实现这人目标。即:激励力=期望值×效价 其中:激励力——激励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 尊重 社会 安全 生理 自我实现 尊重 社会 安全 生理 尊重 社会 安全 生理 尊重 社会 安全 生理 知识阶层 贫困者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