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污水处理厂工艺调试培菌方案介绍 摘要 、目的1.检验污水处理厂系统设计是否合理,施工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确定 最佳的运行条件,主要是各工艺参数的确定,如:水泵最佳运行水位,旋流沉砂池的旋流速度,反应池最 佳污泥负荷、污泥龄、污泥回流比、污水回流比、剩余污泥排放量、最佳曝气量等 3发现存在问题 并逐一分析解决,为今后的正式运行积累经验数据。 前提条件1充足的水源补给,外围泵 站和管网应具备向污水处理厂连续输送污水的能力并同样完成了清水联动试车 2各种设备的联动试 车完毕且功能完备,性能良 目的 1检验污水处理厂系统设计是否合理,施工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确定最佳的运行条件,主要是各工艺参数的确定,如:水泵最佳运行水位,旋流沉砂池的旋流速度 反应池最佳污泥负荷、污泥龄、污泥回流比、污水回流比、剩余污泥排放量、最佳曝气量等: 3.发现存在问题并逐一分析解决,为今后的正式运行积累经验数据 二、前提条件 足的水源补给,外围泵站和管网应具备向污水处理厂连续输送污水的能力并同样完成了清水联动 2.各种设备的联动试车完毕且功能完备,性能良好,满足工艺要求,联动试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得 到妥善处理 3.全流程己进行了清水联动试车,并确认无直接影响培菌试运行的存在问题 4培菌过程所需的人员、材料和工具均已准备齐全 5.各岗位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实习,达到熟悉本岗位职责,胜任本岗位工作的要求 6现场24小时均需有工作人员有场,工作人员实行三班四运行转工作制,日班现场人数需15人(连 工程师),中夜班人数各需6人 7污泥处理系统已配套完成并明确脱水后污泥的处置。 三、培菌方案摘要 考虑到培菌费用的节省和便于集中人力、物力,计划整个培菌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先对 1#反应池北池(55万吨/旧)和2#反应池南池(5.5万吨/日)进行活性污泥培养第二阶段:1#反应池北池 和2#反应池南池活性污泥培养成熟后,进行l#反应池南池和2#反应池北池的培菌工作;第三阶段:稳定运行 和除磷脱氮调试:最后进入连续生产运行, 菌方法污水处理厂工艺调试培菌方案介绍 摘要: 一、目 的 1.检验污水处理厂系统设计是否合理,施工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确定 最佳的运行条件,主要是各工艺参数的确定,如:水泵最佳运行水位,旋流沉砂池的旋流速度,反应池最 佳污泥负荷、污泥龄、污泥回流比、污水回流比、剩余污泥排放量、最佳曝气量等; 3.发现存在问题 并逐一分析解决,为今后的正式运行积累经验数据。 二、前提条件 1.充足的水源补给,外围泵 站和管网应具备向污水处理厂连续输送污水的能力并同样完成了清水联动试车; 2.各种设备的联动试 车完毕且功能完备,性能良...... 一、目 的 1.检验污水处理厂系统设计是否合理,施工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确定最佳的运行条件,主要是各工艺参数的确定,如:水泵最佳运行水位,旋流沉砂池的旋流速度, 反应池最佳污泥负荷、污泥龄、污泥回流比、污水回流比、剩余污泥排放量、最佳曝气量等; 3.发现存在问题并逐一分析解决,为今后的正式运行积累经验数据。 二、前提条件 1.充足的水源补给,外围泵站和管网应具备向污水处理厂连续输送污水的能力并同样完成了清水联动 试车; 2.各种设备的联动试车完毕且功能完备,性能良好,满足工艺要求,联动试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得 到妥善处理; 3.全流程已进行了清水联动试车,并确认无直接影响培菌试运行的存在问题; 4.培菌过程所需的人员、材料和工具均已准备齐全; 5.各岗位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实习,达到熟悉本岗位职责,胜任本岗位工作的要求; 6.现场 24 小时均需有工作人员有场,工作人员实行三班四运行转工作制,日班现场人数需 15 人(连 工程师),中夜班人数各需 6 人; 7.污泥处理系统已配套完成并明确脱水后污泥的处置。 三、培菌方案摘要 考虑到培菌费用的节省和便于集中人力、物力,计划整个培菌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先对 1#反应池北池(5.5 万吨/日)和 2#反应池南池(5.5 万吨/日)进行活性污泥培养;第二阶段:1#反应池北池 和 2#反应池南池活性污泥培养成熟后,进行 1#反应池南池和 2#反应池北池的培菌工作;第三阶段:稳定运行 和除磷脱氮调试;最后进入连续生产运行。 四、培菌方法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