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88 工程科学学报,第41卷,第3期 线,在轧制区与未轧制区过渡处应变较大 区域,此处变形量和变形速率最大,且轧件与轧辊 2.3厚壁空心轴成形过程应力场 接触使得该区域温度降低,导致接触区材料流动 厚壁空心轴成形过程等效应力场如图7所示. 应力增大;由于芯棒开始参与轧件变形,二者之间 图7(a)为楔入段轧件横截面应力分布,由于轧辊楔 相接触发生挤压,在轧件内表面也产生了较大 入挤压作用,等效应力最大值出现在轧件与轧辊楔 应力 尖相接触部分,并向内层传递逐渐减小;轧件内表面 精整段轧件横截面应力场如图7(c)所示.在 与芯棒接触,也产生一定的接触应力 精整段,轧辊主要由顶面对轧制完成的部分进行少 图7(b)为展宽段轧件等效应力分布,图中显 量修整,轧件各向应力分布较均匀,仅在轧件与轧辊 示等效应力最大值出现在轧件与轧辊斜楔面接触 接触区域有一定应力 等效应变 等效应变 等效应变 ( 200 % 200 200 175 175 75 105 0 25 25 0 0 图7成形过程应力分布.(a)楔入段:(b)展宽段:(c)精整段 Fig.7 Effective stress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formation process:(a)knifing zone:(b)stretching zone:(c)sizing zone 2.4厚壁空心轴成形过程金属流动 轧件截取了距对称面0、5、10、20和30mm的5个截 通过Deform3D后处理点追踪功能分析轧制过 面(A、B、C、D、E),每个截面上选取10个跟踪点,从 程中金属流动规律,对理解楔横轧厚壁空心轴变形 外表面至内表面沿径向均匀分布,图8(b)是轧后跟 过程有重要意义.轧制前跟踪点如图8(a)所示,对 踪点分布. (a) E D CBA b 图8轧件轧前(a)和轧后(b)追踪点分布 Fig.8 Distribution of trace points on workpiece:(a)before rolling:(b)after rolling 图9(a)所示是轧制后各跟踪点的径向位移. 点均处于轧件料头,未出现压缩或拉伸变形,但由于 截面A、B、C外层金属径向位移量均大于内层金属, 在轧制过程中台阶轴肩部产生隆起,使得截面E最 越靠近外层,径向流动量越大,这是由于外层金属受 外层追踪点产生径向延伸趋势,同时由于轧件与导 到轧辊径向压下程度最大,引起其径向位移变大:对 板及芯棒的接触碰撞,导致轧件出现了刚性位移,因 于截面D,最外层金属被轧辊斜楔面排挤转移至料 此截面E中各个跟踪点的径向位移均为负值,越靠 头中,未参与压缩变形,而内层金属则滞留在轧件杆 近表面位移越大. 部,参与轧件的成形,故截面D外层金属径向位移 图9()所示是轧制后各追踪点相对轴向位移, 小于内层金属径向位移;对于截面E,此截面的跟踪 即各追踪点轴向位移减去初始横截面中心的轴向位工程科学学报,第 41 卷,第 3 期 线,在轧制区与未轧制区过渡处应变较大. 2. 3 厚壁空心轴成形过程应力场 厚壁空心轴成形过程等效应力场如图 7 所示. 图 7( a) 为楔入段轧件横截面应力分布,由于轧辊楔 入挤压作用,等效应力最大值出现在轧件与轧辊楔 尖相接触部分,并向内层传递逐渐减小; 轧件内表面 与芯棒接触,也产生一定的接触应力. 图 7( b) 为展宽段轧件等效应力分布,图中显 示等效应力最大值出现在轧件与轧辊斜楔面接触 区域,此处变形量和变形速率最大,且轧件与轧辊 接触使得该区域温度降低,导致接触区材料流动 应力增大; 由于芯棒开始参与轧件变形,二者之间 相接触 发 生 挤 压,在轧件内表面也产生了较大 应力. 精整段轧件横截面应力场如图 7( c) 所示. 在 精整段,轧辊主要由顶面对轧制完成的部分进行少 量修整,轧件各向应力分布较均匀,仅在轧件与轧辊 接触区域有一定应力. 图 7 成形过程应力分布. ( a) 楔入段; ( b) 展宽段; ( c) 精整段 Fig. 7 Effective stress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formation process: ( a) knifing zone; ( b) stretching zone; ( c) sizing zone 2. 4 厚壁空心轴成形过程金属流动 通过 Deform-3D 后处理点追踪功能分析轧制过 程中金属流动规律,对理解楔横轧厚壁空心轴变形 过程有重要意义. 轧制前跟踪点如图 8( a) 所示,对 轧件截取了距对称面 0、5、10、20 和 30 mm 的 5 个截 面( A、B、C、D、E) ,每个截面上选取 10 个跟踪点,从 外表面至内表面沿径向均匀分布,图 8( b) 是轧后跟 踪点分布. 图 8 轧件轧前( a) 和轧后( b) 追踪点分布 Fig. 8 Distribution of trace points on workpiece: ( a) before rolling; ( b) after rolling 图 9( a) 所示是轧制后各跟踪点的径向位移. 截面 A、B、C 外层金属径向位移量均大于内层金属, 越靠近外层,径向流动量越大,这是由于外层金属受 到轧辊径向压下程度最大,引起其径向位移变大; 对 于截面 D,最外层金属被轧辊斜楔面排挤转移至料 头中,未参与压缩变形,而内层金属则滞留在轧件杆 部,参与轧件的成形,故截面 D 外层金属径向位移 小于内层金属径向位移; 对于截面 E,此截面的跟踪 点均处于轧件料头,未出现压缩或拉伸变形,但由于 在轧制过程中台阶轴肩部产生隆起,使得截面 E 最 外层追踪点产生径向延伸趋势,同时由于轧件与导 板及芯棒的接触碰撞,导致轧件出现了刚性位移,因 此截面 E 中各个跟踪点的径向位移均为负值,越靠 近表面位移越大. 图 9( b) 所示是轧制后各追踪点相对轴向位移, 即各追踪点轴向位移减去初始横截面中心的轴向位 · 883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