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观众:我的问题就是一个科学与哲学之间关系的问题,就是我在读二十世纪 迦达默尔《真理与方法》那本书上,我就想到就给人类知识做了一个划分,就把 人类知识划分成实证性知识和解释性知识,比如说张三打了李四一个耳光,张三 打了李四没有?这是一个实证性的的知识,打了就打了,没打就没打,但是张三 打李四,那个耳光打得对不对,这就是一个解释性的知识,对于解释性知识而言, 就是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就是没有客观定律的事,但是我就在思考 解释学问题,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就是说那么解释学能不能因为自然科学,就是 说自然科学它具不具有解释学性质,当然就是说美国有一些科学家,比如说科克 尔曼,他们已经在讨论这方面的问题,但是中国有很多学者就没有讨论这个问题 因为就是按照海德格尔的那个《存在与时间》那本书里面说,就是说解释是人的 种生存方式,那么就是说,认知也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那么就是说认知肯定 就是一种解释的认知,那么也就是说即使是自然科学知识的认知,它本质上也是 具有解释性的,那么这问题就出来了,就是说自然科学知识的真理,它也是不是 具有解释性的? 吴国盛: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当然我们中国目前的科学哲学界关于自然科学 解释学说得比较少,实际上我本人是在做这个问题,当然,自然科学跟所有的 切知识一样,按照我的看法,都本质上是人文知识,因此本质上是解释性的,这 是没有问题的,本质上是解释性的,实证知识和解释性知识的区别它只是在某 个层面上有区别,在根本上,一切知识都是解释性知识,自然科学我们可以举 个很简单的例子,最简单的例子,今天的自然科学,全部基于牛顿力学,牛顿力 学第一定理讲的是一个物体,只要你不碰它,没有人干扰它,它就会沿着一条直 线匀速地运动,或者要不然就静止地呆着,这么一个定理,这么一个定理是个什 么定理呢?它是个经验定理吗?不,我们从来没有任何人,在实验室里,没有任 何人在实验室里看到这么一个现象,一个物体没人碰它,它就这么单向的走,那 么这是个什么定理呢?这就是个解释性的定理,这个定理之所以重要,是在乎由 于它的存在,使得其他的现象能够融贯的,逻辑上一致的被解释,所以解释学意 思,它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自然科学本质上是解释性的,这个毫无问题,我们可 以举很多这样的例子,没有什么纯粹中立的事实,没有什么纯粹客观的中立的事 实,它都是解释性的 但是我也要纠正你的一个说法,没有中立的知识不见得是“公说公有理,婆说 婆有理”,它有一个主体间性,我们刚刚听了哈贝马斯的讲座了,这个在主体间 性里可以保持一致性,在主体间性里头,我们保持这个事情的客观性,并不是它 丧失了客观性。因此,我们有了主体间性意义上的客观性,我们同意一些知识本 质都是解释性的,那么这个实证知识和解释性知识之间的这样一种所谓的区分, 它就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主持人:好,这位网友叫做“风暴女孩”,象风暴一样,她说,“我记得特别清 楚,吴先生曾经在一部著作中说过,我们完全看不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逻辑,我想 提醒您的是,可能只是您完全看不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逻辑,我们其他人都看到了, 请您细细解释,如果解释不清,我们就要以风暴的态度从您身边跑过,连看都不 看您一眼,从此不再喜欢您,捎带着也就不喜欢北大了,说得清,说不清,您自 己看着办吧。观 众:我的问题就是一个科学与哲学之间关系的问题,就是我在读二十世纪 迦达默尔《真理与方法》那本书上,我就想到就给人类知识做了一个划分,就把 人类知识划分成实证性知识和解释性知识,比如说张三打了李四一个耳光,张三 打了李四没有?这是一个实证性的的知识,打了就打了,没打就没打,但是张三 打李四,那个耳光打得对不对,这就是一个解释性的知识,对于解释性知识而言, 就是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就是没有客观定律的事,但是我就在思考 解释学问题,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就是说那么解释学能不能因为自然科学,就是 说自然科学它具不具有解释学性质,当然就是说美国有一些科学家,比如说科克 尔曼,他们已经在讨论这方面的问题,但是中国有很多学者就没有讨论这个问题, 因为就是按照海德格尔的那个《存在与时间》那本书里面说,就是说解释是人的 一种生存方式,那么就是说,认知也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那么就是说认知肯定 就是一种解释的认知,那么也就是说即使是自然科学知识的认知,它本质上也是 具有解释性的,那么这问题就出来了,就是说自然科学知识的真理,它也是不是 具有解释性的? 吴国盛: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当然我们中国目前的科学哲学界关于自然科学 解释学说得比较少,实际上我本人是在做这个问题,当然,自然科学跟所有的一 切知识一样,按照我的看法,都本质上是人文知识,因此本质上是解释性的,这 是没有问题的,本质上是解释性的,实证知识和解释性知识的区别它只是在某一 个层面上有区别,在根本上,一切知识都是解释性知识,自然科学我们可以举一 个很简单的例子,最简单的例子,今天的自然科学,全部基于牛顿力学,牛顿力 学第一定理讲的是一个物体,只要你不碰它,没有人干扰它,它就会沿着一条直 线匀速地运动,或者要不然就静止地呆着,这么一个定理,这么一个定理是个什 么定理呢?它是个经验定理吗?不,我们从来没有任何人,在实验室里,没有任 何人在实验室里看到这么一个现象,一个物体没人碰它,它就这么单向的走,那 么这是个什么定理呢?这就是个解释性的定理,这个定理之所以重要,是在乎由 于它的存在,使得其他的现象能够融贯的,逻辑上一致的被解释,所以解释学意 思,它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自然科学本质上是解释性的,这个毫无问题,我们可 以举很多这样的例子,没有什么纯粹中立的事实,没有什么纯粹客观的中立的事 实,它都是解释性的。 但是我也要纠正你的一个说法,没有中立的知识不见得是“公说公有理,婆说 婆有理”,它有一个主体间性,我们刚刚听了哈贝马斯的讲座了,这个在主体间 性里可以保持一致性,在主体间性里头,我们保持这个事情的客观性,并不是它 丧失了客观性。因此,我们有了主体间性意义上的客观性,我们同意一些知识本 质都是解释性的,那么这个实证知识和解释性知识之间的这样一种所谓的区分, 它就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主持人:好,这位网友叫做“风暴女孩”,象风暴一样,她说,“我记得特别清 楚,吴先生曾经在一部著作中说过,我们完全看不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逻辑,我想 提醒您的是,可能只是您完全看不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逻辑,我们其他人都看到了, 请您细细解释,如果解释不清,我们就要以风暴的态度从您身边跑过,连看都不 看您一眼,从此不再喜欢您,捎带着也就不喜欢北大了,说得清,说不清,您自 己看着办吧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