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198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6年第12期 下的发布、请求和匹配服务等动作.可能性变迁 开发一个本体不仅包括使用本体标记语言, 表示一个服务或一个需求,输入库所代表在提供 也应该包含通过类分层来建立概念(类)之间的关 (或请求)服务前需要成立的前提条件,输出库所 系.例1中,需要有两个类的分层来表示有关Ve- 表示提供(或获得)服务后成立的条件,如例1 hicle和World的类之间的关系(见图4) 所示, World Vehicle 例1假设一个技工在北京工作,专门维修 0.8 0.90.8 0.80.80.7T0.9USA China Japan 有篷货车,其服务可用图2(a)中所示的服务A- Bus Truch Van Car 0.910.7 0.5 gent表示.假设有一个人,其卡车在天津出现故 Beijing Tianjin Shanghai 障并请求修理服务,其需求可用图2(b)所示的需 图4 Vehicle和World的类分层 求Agent表示, Fig.4 Class hierarchies of Vehicle and World 在图2中,变量)(或》)是一个实际输入 输出需要匹配的表达式,被附加到可能性变迁的 4 FPN-SDL的匹配机制 输入/输出弧上 一 旦服务发现Agent收到请求,就通过服务 IP ( 服务 IP,() 需求 so(1,) t1,1) 匹配机制在其服务注册处为请求查找相关的服 OP,(q) OP(q2) <y 务,为了支持部分匹配,使用可能性和必然性来 ○ P(红) P()9 表示对一个服务Agent能为需求Agent提供相关 ○:有篷货车<0出现故障○卡车y出现故障 <它的位置在北京 炉的位置在天津 服务的信心程度, 9:有蕴货车<x>维修正常 9P故障消除 (a) (b) 4.1两个类之间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测度 为了基于语义比较服务和需求,匹配机制通 图2 PN-SDL示例.(a)服务Agent;(b)需求Aget 过计算两个类在类分层中的相似度来量化置信度 Fig-2 FPN-SDL for (a)Service agent and (b)Request agent (也就是可能性和必然性), 3.4SDL的本体 定义3(邻接的超类和子类的相似度)对两 本体(ontology)定义了用户在共享信息时所 个邻接的超类和子类(c1,c2)都赋予一个惟一的 使用的一种通用词汇,用以定义某领域内的概念、 相似度S(c1,c2),范围从0到1. 概念与概念间的相关性.在这里通过分层(hier- 例如,在图4中,类Vehicle和Van之间的相 archy)的方法,建立类和子类的关系,去发现他们 似度赋值为0.7. 在语义上的关联性, 定义4(两类的最小公共超类)令类1和 用DAML十OIL作为一个本体语言来对类 c2的最小公共超类记为CS(c1,c2),有: (子类)的概念和有关服务、用户约束的关系进行 CS(c1,c2)=glsu(g,cI)Asu(g.c2)A 编码,主要是因为它有良好定义的模型理论语义 (Hc≠g)(su(c,c1)Asu(c,c2)→su(c,g) 和公理化描述.如图3所示,例1中类Van是 (7) Vehicle的子类,并且和类Truck是不相交的,其 其中su(x,y)是谓词,表示x是y的超类 主要属性是有一个封闭的盒子似的外观 CS(c1,c2)指出了包含c1和c2的最特殊的 daml:Class rdf:ID="Van? 类.如果两个类c1和c2位于两个不同的类分层 (oiled :creationData 10:30:30 15.06.200 /oiled:creationData 中,则CS(c1,c2)不存在 (rdfs:subClassOf rdfs:resource=#vehicle/rdfs:subClass0 daml:disjoint With rdfs:resourceTruck)/daml:disjoint With 定义5(任意两个类的相似度)令类c1和 〈rdfs:subClassO0 c2的相似度记为S(c1,c2),有: daml:Restriction) (1)S(c1,c2)=S(c1,CS(c1,c2)XS <daml:onProperty rdfs:resource=#hasEnclosedBox-likeLook (c2,CS(c1,c2)); 〈/daml:onProperty) (2)S(c1,c2)=1,如果c1=c2; </daml:Restriction 〈/rds:subClassOf (3)S(c1,c2)=0,如果CS(c1,c2)不存在. 〈/daml:Class 例如,在图4中,S(Van,Truck)=0.7X 图3藉由DAML十OL表示的类Van的本体 0.8. Fig-3 Ontology of class Van depicted by DAML+OIL 根据Ruspinif1o]提出的一致性和蕴含性的概下的发布、请求和匹配服务等动作.可能性变迁 表示一个服务或一个需求‚输入库所代表在提供 (或请求)服务前需要成立的前提条件‚输出库所 表示提供(或获得)服务后成立的条件.如例1 所示. 例1 假设一个技工在北京工作‚专门维修 有篷货车.其服务可用图2(a)中所示的服务 A￾gent 表示.假设有一个人‚其卡车在天津出现故 障并请求修理服务‚其需求可用图2(b)所示的需 求 Agent 表示. 在图2中‚变量〈x〉(或〈y〉)是一个实际输入 输出需要匹配的表达式‚被附加到可能性变迁的 输入/输出弧上. 图2 FPN-SDL 示例.(a) 服务 Agent;(b) 需求 Agent Fig.2 FPN-SDL for (a) Service agent and (b) Request agent 3∙4 SDL 的本体 本体(ontology)定义了用户在共享信息时所 使用的一种通用词汇‚用以定义某领域内的概念、 概念与概念间的相关性.在这里通过分层(hier￾archy)的方法‚建立类和子类的关系‚去发现他们 在语义上的关联性. 用 DAML+OIL 作为一个本体语言来对类 (子类)的概念和有关服务、用户约束的关系进行 编码‚主要是因为它有良好定义的模型理论语义 和公理化描述[9].如图3所示‚例1中类 Van 是 Vehicle 的子类‚并且和类 Truck 是不相交的‚其 主要属性是有一个封闭的盒子似的外观. 〈daml:Class rdf:ID=“Van”〉 〈oiled:creationData〉10:30:3015.06.2005〈/oiled:creationData〉 〈rdfs:subClassOf rdfs:resource=#vehicle〉〈/rdfs:subClassOf〉 〈daml:disjointWith rdfs:resource=#Truck〉〈/daml:disjointWith〉 〈rdfs:subClassOf〉 〈daml:Restriction〉 〈daml:onProperty rdfs:resource=#hasEnclosedBox-likeLook〉 〈/daml:onProperty〉 〈/daml:Restriction〉 〈/rdfs:subClassOf〉 〈/daml:Class〉 图3 藉由 DAML+OIL 表示的类 Van 的本体 Fig.3 Ontology of class Van depicted by DAML+OIL 开发一个本体不仅包括使用本体标记语言‚ 也应该包含通过类分层来建立概念(类)之间的关 系.例1中‚需要有两个类的分层来表示有关 Ve￾hicle 和 World 的类之间的关系(见图4). 图4 Vehicle 和 World 的类分层 Fig.4 Class hierarchies of Vehicle and World 4 FPN-SDL 的匹配机制 一旦服务发现 Agent 收到请求‚就通过服务 匹配机制在其服务注册处为请求查找相关的服 务.为了支持部分匹配‚使用可能性和必然性来 表示对一个服务 Agent 能为需求 Agent 提供相关 服务的信心程度. 4∙1 两个类之间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测度 为了基于语义比较服务和需求‚匹配机制通 过计算两个类在类分层中的相似度来量化置信度 (也就是可能性和必然性). 定义3(邻接的超类和子类的相似度) 对两 个邻接的超类和子类( c1‚c2)都赋予一个惟一的 相似度 S( c1‚c2)‚范围从0到1. 例如‚在图4中‚类 Vehicle 和 Van 之间的相 似度赋值为0∙7. 定义4(两类的最小公共超类) 令类 c1 和 c2 的最小公共超类记为 CS( c1‚c2)‚有: CS( c1‚c2)={g|su( g‚c1)∧su( g‚c2)∧ (∀c≠g)(su( c‚c1)∧su( c‚c2)→su( c‚g))} (7) 其中 su( x‚y)是谓词‚表示 x 是 y 的超类. CS( c1‚c2)指出了包含 c1 和 c2 的最特殊的 类.如果两个类 c1 和 c2 位于两个不同的类分层 中‚则 CS( c1‚c2)不存在. 定义5(任意两个类的相似度) 令类 c1 和 c2 的相似度记为 S( c1‚c2)‚有: (1) S ( c1‚c2)= S ( c1‚CS ( c1‚c2))× S ( c2‚CS( c1‚c2)); (2) S( c1‚c2)=1‚如果 c1=c2; (3) S( c1‚c2)=0‚如果 CS( c1‚c2)不存在. 例如‚在图4中‚S (Van‚Truck) =0∙7× 0∙8. 根据 Ruspini [10]提出的一致性和蕴含性的概 ·1198·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2006年第12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