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018年1月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16卷第1期总59期 Journal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Vol.16Na.1 Sum no.59 文化自信、文化协同与文化创新发展 2017年文化北京研究综述 王林生金元浦 (1.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北京100872) 摘要]2017年,北京的文化建设和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研究集中在坚持文化自信、谋 求文化复兴,产品载体和渠道建设是推进文化“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路径,文化协同是实现京津 冀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发展新业态是推进文化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等几个方面。研究主题的 变化,彰显出文化发展与北京建设相结合实践的复杂性和延展性。 「关键词]文化自信;文化协同;文化北京;“一带一路”;京津冀;文化新业态 [中图分类号]G127.1[文献标志码]A 攻文章编号]16724917(2018)01403147 DO:10.16255/cnki11-117c.2018.0006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围 (一)不同语境中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 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北京 习近平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 在文化建设方面积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 告精神,稳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在新的大复兴。”4这一论述将文化自信置于世界文 定位、目标和基础上,着力强化城市创新驱动战略,明体系和中华文化复兴的高度,展示出文化自信应 构建文化创新体系,推动城市转型发展。总体而有的理论视野。王岳川在世界性的视域中,考察了 言,北京在文化领域的创新实践丰富和拓展了人文文化自信对文化建设的意义。他认为,坚定文化 北京的内涵和外延。2017年,相关著述对北京城市自信是消减文化自卑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的基础 与文化的关系从多方面进行了讨论,其重点大致体有利于将中国文化转化为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精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神元素。过常宝则从中国文化的内在品质方面阐 释了文化自信是中国通向世界桥梁的观点。国他指 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天人合一观念等有助于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建立。秦佩、李心峰从与世界文 本方略、建设目标和基本要求。其中,文化自信是明交往的角度,提出文化自信的特征,认为文化 传承和创新文化的重要基础,是更基础、更广泛、自信在弘扬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探寻传统艺术理 更深厚的自信。北京作为首都,在文化建设等领论资源、加强艺术学理论建设等层面,呈现出鲜明 域均具有表率和示范效应。北京自觉加强文化自的“中国”取向。沈湘平则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和 信与北京城市发展的紧密结合,以提供更为丰富新时代的文化现实,提出理解文化自信的多种角 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首都人民对美好生活度。他提出,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 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自信是对文化的作用及其人类谋进步和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等维度,文化自信 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的深度认同和执着信念。具有不同的内涵和意义。与以上论者的视角不同, 首都理论界从多个角度对文化自信的内涵和价值有论者论述了互联网语境中文化自信的内涵。张 进行了阐述。 凯认为,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性建设和文化自觉的 高度体现,在互联网重构一切领域的时代,增强文 [收稿日期]2017-11-0 作者简介]王林生(1983—)男,山东莘县人,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金元浦(1951-)男,浙江浦江 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21994-201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2018 年 1 月 第 16 卷第 1 期总 59 期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an. 2018 Vol. 16 No. 1 Sum No. 59 [收稿日期] 2017 - 11 - 03 [作者简介] 王林生( 1983—) 男,山东莘县人,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金元浦( 1951—) 男,浙江浦江 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化自信、文化协同与文化创新发展 ———2017 年文化北京研究综述 王林生1 金元浦2 ( 1. 北京社会科学院 文化研究所,北京 100101; 2. 中国人民大学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872) [摘 要] 2017 年,北京的文化建设和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研究集中在坚持文化自信、谋 求文化复兴,产品载体和渠道建设是推进文化“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路径,文化协同是实现京津 冀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发展新业态是推进文化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等几个方面。研究主题的 变化,彰显出文化发展与北京建设相结合实践的复杂性和延展性。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文化协同; 文化北京; “一带一路”; 京津冀; 文化新业态 [中图分类号] G127.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2-4917( 2018) 01-0031-07 2017 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围 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北京 在文化建设方面积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 告精神,稳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16 年—2035 年) 》,在新的 定位、目标和基础上,着力强化城市创新驱动战略, 构建文化创新体系,推动城市转型发展。总体而 言,北京在文化领域的创新实践丰富和拓展了人文 北京的内涵和外延。2017 年,相关著述对北京城市 与文化的关系从多方面进行了讨论,其重点大致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 本方略、建设目标和基本要求。其中,文化自信是 传承和创新文化的重要基础,是更基础、更广泛、 更深厚的自信。北京作为首都,在文化建设等领 域均具有表率和示范效应。北京自觉加强文化自 信与北京城市发展的紧密结合,以提供更为丰富 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首都人民对美好生活 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自信是对文化的作用及其 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的深度认同和执着信念。 首都理论界从多个角度对文化自信的内涵和价值 进行了阐述。 ( 一) 不同语境中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指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 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 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1]40 - 41 这一论述将文化自信置于世界文 明体系和中华文化复兴的高度,展示出文化自信应 有的理论视野。王岳川在世界性的视域中,考察了 文化自信对文化建设的意义。[2]他认为,坚定文化 自信是消减文化自卑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的基础, 有利于将中国文化转化为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精 神元素。过常宝则从中国文化的内在品质方面阐 释了文化自信是中国通向世界桥梁的观点。[3]他指 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天人合一观念等有助于多 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建立。秦佩、李心峰从与世界文 明交往的角度,提出文化自信的特征[4],认为文化 自信在弘扬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探寻传统艺术理 论资源、加强艺术学理论建设等层面,呈现出鲜明 的“中国”取向。沈湘平则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和 新时代的文化现实,提出理解文化自信的多种角 度。[5]他提出,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 人类谋进步和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等维度,文化自信 具有不同的内涵和意义。与以上论者的视角不同, 有论者论述了互联网语境中文化自信的内涵。张 凯认为,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性建设和文化自觉的 高度体现,在互联网重构一切领域的时代,增强文 DOI:10.16255/j.cnki.11-5117c.2018.0006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