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特性对物质的组成、结构、信息进行表征和测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现代分析技术。它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使学生牢固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仪器的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仪器分析方法 的应用对象及分析过程要有基本的了解。让学生对当今世界各类分析仪器及分析方法及发展趋势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从而为其今后的工作及更深一 步地学习作必要的铺垫。 学习分析化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技能并初步具备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通过本课 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内容,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安排在大学二年级第一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让学生建立起严格“量”的概念,掌握分析化学处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分 析化学的知识解决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重点章节是化学分析部分:第2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第4章酸碱滴定,第5章配位滴定及第6章氧 化还原滴定:仪器分析部分:第11章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第17章色谱法概论,第19章气相色谱法,第20章高效液相色谱法。难点章节是第 2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中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与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第4章酸碱滴定中非水滴定,第6氧化还原滴定中电极电位与Nrst方 程,第9章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中PH值测定法。第13章红外分析法的解谱,第17章色谱法概论中色谱法基本理论,第20章高效液相色谱法中高 效液相色谱分离原理。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分析化学》教学以多媒体讲授式为主,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兴趣,对于部分难点配合动画f1sh方式增进理解, 部分内容以to即ic形式进行分组讨论。重点难点内容需结合板书形式予以强调,并结合课堂练习方式。引导同学能提前预习,查阅相关文献,初步 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不局限课本知识,扩宽视野和思路。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分析化学》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采用何 种多媒 章节 主要内容 讲授 实验 实践 体教学 自学 小计 手段 1 绪论 2 2 电子 ppt特性对物质的组成、结构、信息进行表征和测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现代分析技术。它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使学生牢固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仪器的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仪器分析方法 的应用对象及分析过程要有基本的了解。让学生对当今世界各类分析仪器及分析方法及发展趋势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从而为其今后的工作及更深一 步地学习作必要的铺垫。 学习分析化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技能并初步具备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通过本课 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内容,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安排在大学二年级第一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让学生建立起严格“量”的概念,掌握分析化学处理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分 析化学的知识解决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重点章节是化学分析部分:第 2 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第 4 章酸碱滴定,第 5 章配位滴定及第 6 章氧 化还原滴定;仪器分析部分:第 11 章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第 17 章色谱法概论,第 19 章气相色谱法,第 20 章高效液相色谱法。难点章节是第 2 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中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与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第 4 章酸碱滴定中非水滴定,第 6 氧化还原滴定中电极电位与 Nernst 方 程,第 9 章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中 PH 值测定法。第 13 章红外分析法的解谱,第 17 章色谱法概论中色谱法基本理论,第 20 章高效液相色谱法中高 效液相色谱分离原理。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分析化学》教学以多媒体讲授式为主,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兴趣,对于部分难点配合动画 flash 方式增进理解, 部分内容以 topic 形式进行分组讨论。重点难点内容需结合板书形式予以强调,并结合课堂练习方式。引导同学能提前预习,查阅相关文献,初步 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不局限课本知识,扩宽视野和思路。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分析化学》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采用何 种多媒 体教学 手段 章节 主要内容 讲授 实验 实践 指导 自学 小计 1 绪论 2 2 电子 ppt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