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清洁田间。及时清除,处理田间、棚室内的残株、烂果、病叶等,及消灭田间地头的杂草,可减少病菌和虫口基 5 数,明显减轻病虫的发生程度。 6 嫁接防病。利用黄瓜枯萎病菌不侵染南瓜、西瓜枯萎病不侵染葫芦的特性,用南瓜,葫芦做猫木,分别嫁接黄 瓜、西瓜,防治枯萎病,效果可达95%以上。 二、生物防治 蔬菜田茬口较多,生育周期短,露地栽培的生态环境极不稳定,自然天敌的优势种群较难建立。 目前,菜田的生物防治以使用微生物制剂农药为主,如各地应用苏云金杆菌的商品制剂如7216, HD一1,青虫菌6号杀螟杆菌,BT乳剂等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烟青虫 等鳞翅目蔬菜害虫,防治效果大都在80%以上。 此外,利用菜粉蝶颗粒体病毒防治菜青虫,利用拟青霉菌剂防治白粉虱均有小面积的试验。 释放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烟青虫有一定的效果。菜青虫的天敌也比较多,如风蝶金小蜂寄生菜青 虫的蛹,微红茧蜂寄生4龄前的幼虫,各地也有研究应用。 温室、大棚内属于封闭的生态环境,各种生态条件较易控制,是采用生防措施的有利条件。中国 农科院生防室应用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每株番茄有粉虱成虫0.3-1头,释放丽蚜小峰3-5头,每10 天左右放一次,共3-4次,可基本控制温室白粉虱,但要与培养无虫菌结合,才能收到好效果。沈阳农 学院植保系研究利用烟蚜小蜂防治温室和大棚内的黄瓜蚜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利用农用抗菌素防治蔬菜病虫害,近几年有新的进展。上海农药研究所研制的浏阳霉素治螨有 效,另外新近生产的农抗120防治黄瓜霜霉病和白粉病,B0-10防治白粉菌和番茄叶霉病,816防治黄 瓜霜病,井冈霉素防治茄果类蔬菜的青枯病,猝倒病,白绢病,炭疽病等都有一定的防效。 应用病毒疫苗防治茄果类病毒病也有应用和发展。例如采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提供的TMV病毒 疫菌接种,对番茄病毒病抑制作用强,并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已作为生产上的常规措施之一。 三、其它非化学防治方法: 1、黑光灯诱杀,主要针对夜蛾科的重要种类及蝼姑、金龟子等,应用灯光诱杀,减轻为害。 2、黄板诱杀粉虱,在保护地内悬挂黄色板涂以薄粘油,可诱杀粉虱。也可用黄板诱杀蚜虫。 3、用银灰色塑料膜覆盖或田间挂条,纵横拉条成W形,可忌避蚜虫迁飞传毒。此外,可用杨树枝把,糖醋液在诱杀有 趋性的害虫,减少大田用药。 四、化学防治 就目前的科研和生产水平,对大多数病虫害不能依据上述措施得到全面控制,对某些病虫害大发 生的情况下仍需用化学农药,加之农药学科也在发展,许多选择性强(如辟蚜雾)、低残留的(如辛硫 磷和菊酯类农药等易在田间水解或光解)或其它安全性强的(如脲类杀虫剂、抑制几丁质的合成,对人 安全)已生产推广。如采用这些药剂,特别是仅用于生长初期或不直接喷射到采摘部位,通过检验证 明,其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施用化学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仍是重要的防治手段。科学合理的用 药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关键措施之一。为此,作用化学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严禁在蔬菜上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如甲胺磷、呋喃丹、1605、3911、氧化乐果、六六六、DDT等 应禁用。 2.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品种。敌百虫、乐果、杀虫双、杀螟松、马拉硫磷、乙酰甲胺磷、克螨特、波尔多液、硫磺 粉、DT、多菌灵、瑞毒霜、乙磷铝、瑞毒锰锌、百菌清等,合理轮换用药,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 3.加强病虫预测预报,掌握防治适期,放宽防治指标,不打保险药,不盲目增加防治次数和用药浓度。 4。讲究喷药技术,目前推广使用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用量很小,多以毫升或克计算,要提倡作用小量筒或小 秤量。使用07-1毫米孔径的小喷片,可减少用药量,大棚温室内使用烟雾剂不增加棚室内温度,有利于控制病害的发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