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13章工程業例473 黄河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是较早使用STAB程序的一个单位。小浪底工程大坝也是在我国 较早使用第7章介绍的库水位骤降总应力法分析步骤的一个工程。本节所列的成果是设计院 独立完成的,并作为正式成果列入大坝安全鉴定自检报告。本书作者作为大坝安全鉴定专家, 对分析成果进行了复核。 本次计算一律采用了非圆弧形的滑裂面,对于穿越坝体的滑裂面,采用了STAB程序中 光滑曲线生成滑裂面的功能 13.4三峡工程3坝段坝基深层抗滑稳定分析 13.4.1基本情况 (1)项目来源:三峡开发总公司技术委员会。 (2)完成日期:1997年6月 (3)设计阶段:技施设计 (4)存档文件: 1)三峡工程3坝段坝基深层抗滑稳定分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硏究院,1997年6月, GE-97-3-017; 2)长江三峡1-5坝段岩体节理统计和连通率研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996 年,GE-96-3-017 3)长江三峡1-5坝段岩体节理统计和连通率研究补充报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 院,1996年,GE-96-3-026 交4)三峡大坝左厂1~5°坝段抗滑稳定深化设计专题报告,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1996 6月 13.4.2工程概述 三峡工程大坝左、右岸坝段建基面抬高,坝高相对降低,在右岸3坝段坝基与厂房建基 面高程相差60m,形成了一个坡度约为1:15的开挖面(图134),而此坝段高仅为60m。坝 基岩体存在着倾向与坝基开挖边坡基本一致的中缓倾角裂隙,大坝与坝基的抗滑稳定成为 个令人关注的问题。 根据现场地质勘探的成果,在3坝段的坝基存在着连通率较高的一组缓倾角结构面组 合,这组结构面通过接近坝底的A点(图135)。同时,也存在其它可能的结构面组合。本 文采用边坡稳定分析极限平衡法进行大坝深层抗滑稳定分析。 13.4.3计算条件 1.计算工况 (1)设计水位为上游175m,下游62m;相应的校核水位为上游1804m,下游83.1m 稳定分析以设计工况为主,校核工况仅计算个别滑面。第 13 章 工程案例 473 黄河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是较早使用 STAB 程序的一个单位 小浪底工程大坝也是在我国 较早使用第 7 章介绍的库水位骤降总应力法分析步骤的一个工程 本节所列的成果是设计院 独立完成的 并作为正式成果列入大坝安全鉴定自检报告 本书作者作为大坝安全鉴定专家 对分析成果进行了复核 本次计算一律采用了非圆弧形的滑裂面 对于穿越坝体的滑裂面 采用了 STAB 程序中 光滑曲线生成滑裂面的功能 13. 4 三峡工程 3 坝段坝基深层抗滑稳定分析 13. 4. 1 基本情况 (1) 项目来源 三峡开发总公司技术委员会 (2) 完成日期 1997 年 6 月 (3) 设计阶段 技施设计 (4) 存档文件 1) 三峡工程 3 坝段坝基深层抗滑稳定分析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1997 年 6 月 GE−97−3−017 2) 长江三峡 1−5 坝段岩体节理统计和连通率研究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1996 年 GE−96−3−017 3) 长江三峡 1−5 坝段岩体节理统计和连通率研究补充报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 院 1996 年 GE−96−3−026 4) 三峡大坝左厂 1# ∼5# 坝段抗滑稳定深化设计专题报告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1996 年 6 月 13. 4. 2 工程概述 三峡工程大坝左 右岸坝段建基面抬高 坝高相对降低 在右岸 3 坝段坝基与厂房建基 面高程相差 60m 形成了一个坡度约为 1:1.5 的开挖面 图 13.4 而此坝段高仅为 60m 坝 基岩体存在着倾向与坝基开挖边坡基本一致的中缓倾角裂隙 大坝与坝基的抗滑稳定成为一 个令人关注的问题 根据现场地质勘探的成果 在 3 坝段的坝基存在着连通率较高的一组缓倾角结构面组 合 这组结构面通过接近坝底的 A 点 图 13.5 同时 也存在其它可能的结构面组合 本 文采用边坡稳定分析极限平衡法进行大坝深层抗滑稳定分析 13. 4. 3 计算条件 1. 计算工况 (1) 设计水位为上游 175m 下游 62m 相应的校核水位为上游 180.4m 下游 83.1m 稳定分析以设计工况为主 校核工况仅计算个别滑面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