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数学物理方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512106303 课程名称:数学物理方程 学时/学分:48/3 先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实变函数》 适用专业:信总与计算科学 开课教研室:分析方程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数学物理方程是数学类基础课程之一,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选 修课。 2.课程任务:数学物理方程在数学其它分支和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极为广泛, 因此掌握几类重要的数学物理方程的数学处理技术,是很多学科的学生的最基本素养之一。 本课程将尽可能地结合物理背景,系统地对几类典型方程数学结构、求解方法、解的性质以 及物理意义进行详细阐述,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并为进一步了解和应用现代偏微分方程的有关内容提供重要帮助。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数学物理方程指从物理学及其他各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所产生的偏微分方程(有时也 包括积分方程、微分积分方程等)。它们反映了有关的未知变量关于时间的导数和与空间变 量的导数之间的制约关系。连续介质力学、电磁学、量子力学等方面的基本方程都属于数学 物理方程的范畴。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有关偏微分方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方法, 掌握三个典型方程定解问题的解法,为后继课程进一步扩大数学知识面提供了必要的数学基 础。 成绩考核形式:末考成绩(开卷考查)(70%)+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问、 课堂讨论等)(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波动方程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物理方程方法及特点,掌握方程的解法及所表示 的物理意义。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波动方程的导出方法,领会定解条件及意义,熟练掌握初边 《数学物理方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512106303 课程名称:数学物理方程 学时/学分:48/3 先修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实变函数》 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开课教研室:分析方程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 数学物理方程是数学类基础课程之一,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选 修课。 2.课程任务:数学物理方程在数学其它分支和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极为广泛, 因此掌握几类重要的数学物理方程的数学处理技术,是很多学科的学生的最基本素养之一。 本课程将尽可能地结合物理背景,系统地对几类典型方程数学结构、求解方法、解的性质以 及物理意义进行详细阐述,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并为进一步了解和应用现代偏微分方程的有关内容提供重要帮助。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数学物理方程指从物理学及其他各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所产生的偏微分方程(有时也 包括积分方程、微分积分方程等)。它们反映了有关的未知变量关于时间的导数和与空间变 量的导数之间的制约关系。连续介质力学、电磁学、量子力学等方面的基本方程都属于数学 物理方程的范畴。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有关偏微分方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方法, 掌握三个典型方程定解问题的解法,为后继课程进一步扩大数学知识面提供了必要的数学基 础。 成绩考核形式:末考成绩(开卷考查)(70%)+平时成绩(平时测验、作业、课堂提问、 课堂讨论等)(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波动方程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物理方程方法及特点,掌握方程的解法及所表示 的物理意义。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波动方程的导出方法,领会定解条件及意义,熟练掌握初边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