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步过渡的新经验;他还创造出由初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 造道路。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后期,毛泽东在指导上发生急躁冒进的失误,特 别是195年夏季错误地批评邓子恢的所谓“右倾机会主义”,致使社会主义 改造存在过急、过快,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前, 毛泽东主持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会上,毛泽东致了题 为《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开幕词。他在开幕词中强调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 思列宁主义。”并满怀信心地指出,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 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当选为共和国第 任主席。 从195年底起,毛泽东开始认真思考以苏联为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56年4月作《论十 大关系》的报告,论述中国建设发展的十个问题(即十大关系),初步提出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并且指出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 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指 出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 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确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 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大会选举产生以毛泽东、刘少奇、 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一 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1957年2月,毛泽东作《关于正确处 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提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 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但 在随后开展的反右派斗争,却违背了正确处理两类性质矛盾的学说,犯了严 重扩大化的错误。毛泽东也由此改变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 断,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仍然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958年,毛泽东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 建设上来。但在他指导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又发生以高指标 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毛泽东很快便有所察觉, 从1958年底到1959年7月中央政治局庐山会议前期,他努力领导全党纠正 已经察觉到的错误。在纠“左”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要尊重价值规律,大 大发展商品生产,要区别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性质的商品,批评了 企图超越社会主义阶段而跳入共产主义的空想。但在庐山会议后期,毛泽东 又错误地发动对彭德怀等人的批判,在党内错误地开展所谓“反右倾”斗争, 中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并严重损害了党内民主生活。面对1959 到1961年国民经济发生的严重困难,在1961年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九中全 会上,毛泽东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会后,他立即直接组织和指导调 查组分赴浙江、湖南、广东的农村进行调查。经过调查研究,主持制定了《农 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他批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的八字方针。在1962年初召开的有七千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 上,对前几年工作中的失误主动承担责任。国民经济调整即将结束之时,毛 泽东主持制定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提出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 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他还领导全党、步过渡的新经验;他还创造出由初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 造道路。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后期,毛泽东在指导上发生急躁冒进的失误,特 别是 1955 年夏季错误地批评邓子恢的所谓“右倾机会主义”,致使社会主义 改造存在过急、过快,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 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 召开。会前, 毛泽东主持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会上,毛泽东致了题 为《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开幕词。他在开幕词中强调: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 思列宁主义。”并满怀信心地指出,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 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当选为共和国第 一任主席。 从 1955 年底起,毛泽东开始认真思考以苏联为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 1956 年 4 月作《论十 大关系》的报告,论述中国建设发展的十个问题(即十大关系),初步提出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并且指出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 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1956 年 9 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指 出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 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确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 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大会选举产生以毛泽东、刘少奇、 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一 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1957 年 2 月,毛泽东作《关于正确处 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提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 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但 在随后开展的反右派斗争,却违背了正确处理两类性质矛盾的学说,犯了严 重扩大化的错误。毛泽东也由此改变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 断,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 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仍然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958 年,毛泽东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 建设上来。但在他指导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又发生以高指标、 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毛泽东很快便有所察觉, 从 1958 年底到 1959 年 7 月中央政治局庐山会议前期,他努力领导全党纠正 已经察觉到的错误。在纠“左”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要尊重价值规律,大 大发展商品生产,要区别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性质的商品,批评了 企图超越社会主义阶段而跳入共产主义的空想。但在庐山会议后期,毛泽东 又错误地发动对彭德怀等人的批判,在党内错误地开展所谓“反右倾”斗争, 中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并严重损害了党内民主生活。面对 1959 到 1961 年国民经济发生的严重困难,在 1961 年 1 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九中全 会上,毛泽东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会后,他立即直接组织和指导调 查组分赴浙江、湖南、广东的农村进行调查。经过调查研究,主持制定了《农 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他批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的八字方针。在 1962 年初召开的有七千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 上,对前几年工作中的失误主动承担责任。国民经济调整即将结束之时,毛 泽东主持制定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提出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 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他还领导全党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