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内容切题,要点齐全,举例具体,文字通顺,语气流畅,无错别 字,则可给满分。要点陈述与本答案相近即可,只要能自圆其说,观点可以与本答案不同) 31.请简要说明以1933年为界将左翼小说的发展分为“初期”和“后期”两个时期的理由。 A.1933年以前,左翼小说以蒋光慈为代表。蒋光慈是最早提倡并创作革命文学的作家之 一,与蒋光慈风格相近的还有洪灵菲、华汉(阳翰笙),以及胡也频等,他们的创作普遍存在着 “革命的浪漫谛克”倾向和“革命加恋爱”的写作模式。(4分) B.1933年后,由于蒋光慈病逝、柔石牺牲和丁玲被捕,张天翼、沙汀、艾芜等青年作家崭露 头角,成为“左翼新秀”的代表。他们都受到鲁迅的较大影响,注意吸取初期左翼创作的经验和 教训,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得到了加强,表现出另一种风貌。(4分) C.左翼小说的最高成就则是1933年后以茅盾为代表的“社会剖析小说”。受茅盾影响的 重要作家还有吴组维和叶紫。(2分) 32.戴望舒写作《望舒草》的真正动因是他的革命理想和生活理想都破灭了,请结合诗人的 生平简要说明这两个理想的破灭。 A.他的革命理想的破灭是指1926年秋,戴望舒与施蛰存一同加人共青团,1927年2月 底,在参加一次会议途中被捕,关押在巡捕房,随即保释。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再遭通缉, 生活的重心转向文学活动与创作。虽参加左联,但却婉拒了恢复与中共关系的建议,以至成了 党的同路人和左联里的第三种人。(6分) B.他的生活理的破灭是指诗人在被通缉而在施蛰存家里避难时,发生了一场与施蛰存 的妹妹施绛年的失败的爱情。(4分) 五、分析题(30分。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不得照抄教材或他人文章,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 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要点陈述与本答案相近即可,只要能自圆其说,观 点可以与本答案不同。但如果举例不具体、不恰当,则不能给高分。该题不得少于800字】 33.请结合《孤独者》的具体内容,并通过与《在酒楼上》的比较,分析魏连殳的形象。 A.魏连殳以前曾是吃“洋教”的“新党”,常常遭到学界和舆论的攻击。但当他被辞退后, 便无以为生,最后不得已只好“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做了杜师长的顾问”。他的 变化深刻地表现了觉醒的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7分) B.《孤独者》是《在酒楼上》的姊妹篇,但气氛更为阴冷和压抑。魏连殳的变化与吕纬甫是 相同的,但魏连殳的个性特点更为鲜明,是鲁迅对“孤独者谱系”的最后总结。(3分) 890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内容切题,要点齐全,举例具体,文字通顺,语气流畅,无错别 字,则可给满分。要点陈述与本答案相近即可,只要能自圆其说,观点可以与本答案不同} 1.请简要说明以 1933 年为界将左翼小说的发展分为"初期"和"后期"两个时期的理由。 A. 1933 年以前,左翼小说以蒋光葱为代表。蒋光慈是最早提倡并创作革命文学的作家之 一,与蒋光慈风格相近的还有洪灵菲、华汉(阳翰笙) ,以及胡也频等,他们的创作普遍存在着 "革命的浪漫谛克"倾向和"革命加恋爱"的写作模式。 (4 分〉 B. 1933 年后,由于蒋光慈病逝、柔石牺牲和丁玲被捕,张天翼、沙汀、文芫等青年作家崭露 头角,成为"左翼新秀"的代表。他们都受到鲁迅的较大影响,注意吸取初期左翼创作的经验和 教训,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得到了加强,表现出另~种风貌。 (4 分) C. 左翼小说的最高成就则是 1933 年后以茅盾为代表的"社会剖析小说"。受茅盾影响的 重要作家还有吴组维和叶紫。 (2 分) 32. 戴望舒写作《望舒草》的真正动因是他的革命理想和生活理想都破灭了,请结合诗人的 生平简要说明这两个理想的破灭。 A.他的革命理想的破灭是指 1926 年秋,戴望舒与施垫存一同加人共青团, 1927 底,在参加一次会议途中被捕,关押在巡捕房,随即保释。 1927 年"四一二"政变后再遭通缉, 生活的重心转,句文学活动与创作。虽参加左联,但却婉拒了恢复与中共关系的建议,以至成了 党的同路人和左联里的第三种人。 (6 分) B. 他的生活理想的破灭是指诗人在被通缉而在施垫存家里避难时,发生了一场与施萤存 的妹妹施蜂年j{J失败的爱情。 (4 分) 五、分析题 (30 分。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不得照抄教材或他人文章,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 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要点陈述与本答案相近即可,只要能自圆其说,观 点可以与本答案不同。但如果举例不具体、不恰当,则不能给高分。该题不得少于 800 字) 33. 请结合《孤独者》的具体内容,并通过与《在酒楼上》的比较,分析魏连戈的形象。 A.魏连主运以前曾是吃"、洋教"的"新党",常常遭到学界和舆论的攻击。但当他被辞退后, 便无以为生,最后不得己只好"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做了杜师长的顾问"。他的 变化深刻地表现了觉醒的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 (7 分) B. ((孤独者》是《在酒楼上》的姊妹篇,但气氛更为阴冷和压抑。魏连受的变化与吕纬甫是 相同的,但魏连莹的个性特点更为鲜明,是鲁迅对"孤独者谱系"的最后总结。 (3 分) 890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