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财纟研究2018年第9期 表1林毅夫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 阶段 时间 时期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成果 早期萌 1979-1982年 北京大学攻读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的 芋阶段 士研究生期间济学、历史唯物主义表现形式》1982) The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China's agricultural change(1986);《论制度与制度变迁》1988);《论中国通货膨胀 及出路》1989); An economic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从赴美留学到在 农业经济问题、制度/ nduced and imposed change(99 Collectivization and 初步成193-19年4国务院发展研/变迁、重新解释“李|(C9-1901909hbmy 约瑟之谜”、反思经 H s Factor market exchanges and technological choice in Chinese 中心工作期间 济发展战略 agriculture(1991); 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e growth in htma(1992);《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1992);2The needham puzzle: Wh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did not originate in china(1995);《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1996);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agricultural household income 1999 对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194:°《充分信息与国 独创性研究、自生能有企业改革》(1997):°《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 创建中国经济研力潮涌现象、最优(D盖尔约翰逊年度讲座(2001):《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 系统闸199-2009究中心并担任主金融结构理论、反思古典经济学的反思》20):《与林老师对话:论经济学方法 发展中国家宏观经(修订版:本体与常无)202012:《经济发展与转型思潮 济理论、经济学研究战略与自生能力X马歇尔讲座(2002009:《潮涌现象与发 方法的创新 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2007) 新结构经济学:反思发展问题的一个理论框架》(库兹涅茨讲 深化提 担任世界银行副提出并系统论述颗(2012)《从西湖到东风:我在世行四年对世界重大经济问题 座)(2011);《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 升阶段2002012年行长兼首席经济 结构经济学理论 学家期间 的思考和见解》(2012);:《繁荣的求索:发展中经济如何崛起》 (2013) 《超越发展援助:在一个多极世界中重构发展合作新理念》 重返北大,筹建GFF模型框架、产(2016); Endowment structures, industrial dynamics,and 用段203年至今新结构经济学研业政策别有效市|0m205(新结构经济学新在何处X016 structural change (2017)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所得。 夫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即早期萌芽阶段)。1980年11月巧遇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教授西奥多·舒尔茨( Theodore w. Schultz),并应其邀请 在1982年3月提前于北京大学毕业,后赴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1982年4月至 1986年6月),博士论文为“ The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China' s agricultural reform: a study of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an institutional change”(中文译为:《中国农村改革中的家庭联产 ①2000年获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S颁发的经典引文奖,并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国际粮食和农业政策研究中心1993年度最佳政策论文 奖(每年一位);也成为引用率最高的论文之一,从而获得出版SC和SSC/的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的“经典论文奖 ②获1992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③获1996年北京市第五届科研著作奖一等奖 ④获 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澳大利亚农业与资源经济学》)1999年度最佳论文奖,并获澳大利亚农 业与资源经济学会约翰克劳夫爵士奖(每两年从全球农业经济学家中选出一位授奖) ⑤获1996年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奖科研著作奖一等奖。 ⑥获1998年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著作二等奖 ⑦2012年获中国世界经济学会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2014年获国家出版图书奖 (c)1994-2019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夫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即早期萌芽阶段)。1980 年 11 月巧遇 1979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教授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并应其邀请 在 1982 年 3 月提前于北京大学毕业,后赴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1982 年 4 月至 1986 年 6 月),博士论文为 “The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China’s agricultural reform: A study of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an institutional change”(中文译为:《中国农村改革中的家庭联产 表 1 林毅夫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 阶段 时间 时期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成果 早期萌 芽阶段 1979−1982 年 北京大学攻读硕 士研究生期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的 表现形式》(1982) 初步成 型阶段 1983−1993 年 从赴美留学到在 国务院发展研究 中心工作期间 农业经济问题、制度 变迁、重新解释“李 约瑟之谜”、反思经 济发展战略 The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China’s agricultural reform:A study of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an institutional change(1986);《论制度与制度变迁》(1988);《论中国通货膨胀 及出路》(1989);An economic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Induced and imposed change(1989);Collectivization and China’s agricultural crisis in 1959−1961(1990);Prohibition of factor market exchanges and technological choice in Chinese agriculture(1991);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e growth in China(1992);① 《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1992);② The needham puzzle:Wh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did not originate in China ( 1995 );《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 1996 ) ; ③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agricultural household income distribution: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China(1999) ④ 系统阐 述阶段 1994−2007 年 创建中国经济研 究中心并担任主 任期间 对经济发展战略的 独创性研究、自生能 力、潮涌现象、最优 金融结构理论、反思 发展中国家宏观经 济理论、经济学研究 方法的创新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1994);⑤ 《充分信息与国 有企业改革》(1997);⑥ 《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 (D·盖尔·约翰逊年度讲座)(2001);《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 古典经济学的反思》 (2002);《与林老师对话:论经济学方法 (修订版:本体与常无)》(2005,2012);《经济发展与转型:思潮、 战略与自生能力》(马歇尔讲座)(2007,2009);《潮涌现象与发 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2007) 深化提 升阶段 2008−2012 年 担任世界银行副 行长兼首席经济 学家期间 提出并系统论述新 结构经济学理论 《新结构经济学:反思发展问题的一个理论框架》(库兹涅茨讲 座)(2011);《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 (2012);⑦ 《从西潮到东风:我在世行四年对世界重大经济问题 的思考和见解》(2012);《繁荣的求索:发展中经济如何崛起》 (2013) 拓展运 用阶段 2013 年至今 重返北大,筹建 新结构经济学研 究院(中心)至今 GIFF模型框架、产 业政策甄别、有效市 场与有为政府 《超越发展援助:在一个多极世界中重构发展合作新理念》 (2016);Endowment structures,industrial dynamics,and economic growth(2015);《新结构经济学新在何处》(2016);《战 胜命运:跨越贫困陷阱,创造经济奇迹》(2017); Remodeling structural change(2017)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所得。 2018 年第 9 期 ① 2000 年获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ISI 颁发的经典引文奖,并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国际粮食和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1993 年度最佳政策论文 奖(每年一位);也成为引用率最高的论文之一,从而获得出版 SCI 和 SSCI 的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的“经典论文奖”。 ② 获 1992 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③ 获 1996 年北京市第五届科研著作奖一等奖。 ④ 获 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澳大利亚农业与资源经济学》)1999 年度最佳论文奖,并获澳大利亚农 业与资源经济学会约翰•克劳夫爵士奖(每两年从全球农业经济学家中选出一位授奖)。 ⑤ 获 1996 年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奖科研著作奖一等奖。 ⑥ 获 1998 年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著作二等奖。 ⑦ 2012 年获中国世界经济学会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 ,2014 年获国家出版图书奖。 • 6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