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译文 (2)质趋至帐下曰:“千之去,质实使之,罪乃在质,愿代千死。”彦博壮其义, 两释之。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v15题。 题松汀骚① 张枯 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②东。 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 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 那知旧遗逸③,不在五湖中。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到太湖拜访朋友,在湖畔的松汀骚落脚时,题在壁上的诗 ②泽国:形容水多的地方。这里指太湖及其吴中一带。③旧遗逸:旧日的隐逸之士。 这里指遗世独立的老朋友。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中的“含”有“包含、连接”之意,首联写无边的山色远连天空,诗人目 之所及都笼罩在傍晚苍茫的烟波之中 B.诗歌领联主要描绘了诗人站在松汀骚上见到的一幅东海日出、白浪汹涌的画 面,营造了雄浑、壮阔的意境。 C.颈联以夸张手法写朋友所居之地的荒寒,不禁使人联想到柳宗元《江雪》中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诗歌前六句侧重写实,最后二句写诗人的心理活动,属于虚写,虚实结合,给 读者带来了想象的空间和余味。 E.全诗描写了山色、水光、日出、白浪、羊肠小道等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景物, 达到了景与神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15。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辛卜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爱莲说》中,较之于菊或牡丹,诗人独爱莲“ 的品性,犹如 君子之美名远扬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和抒情融为一体, 笔力遒劲,境界宏阔,词中“ 两句起承上启下作用,过渡自然。 (3)《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 的两句是“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 每年都吸 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译文: (2)质趋至帐下曰:“千之去,质实使之,罪乃在质,愿代千死。”彦博壮其义, 两释之。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v15 题。 题松汀骚① 张枯 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②东。 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 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 那知旧遗逸③,不在五湖中。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到太湖拜访朋友,在湖畔的松汀骚落脚时,题在壁上的诗。 ②泽国:形容水多的地方。这里指太湖及其吴中一带。③旧遗逸:旧日的隐逸之士。 这里指遗世独立的老朋友。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首句中的“含”有“包含、连接”之意,首联写无边的山色远连天空,诗人目 之所及都笼罩在傍晚苍茫的烟波之中。 B.诗歌领联主要描绘了诗人站在松汀骚上见到的一幅东海日出、白浪汹涌的画 面,营造了雄浑、壮阔的意境。 C.颈联以夸张手法写朋友所居之地的荒寒,不禁使人联想到柳宗元《江雪》中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诗歌前六句侧重写实,最后二句写诗人的心理活动,属于虚写,虚实结合,给 读者带来了想象的空间和余味。 E.全诗描写了山色、水光、日出、白浪、羊肠小道等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景物, 达到了景与神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15。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5 分) 16.辛卜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爱莲说》中,较之于菊或牡丹,诗人独爱莲“ ”的品性,犹如 君子之美名远扬。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和抒情融为一体, 笔力遒劲,境界宏阔,词中“ , ” 两句起承上启下作用,过渡自然。 (3)《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 的两句是“ , ”。 第 II 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 分) ①.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 每年都吸 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