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答:这类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因为平推流反应器中的物料 不发生返混,其反应物浓度沿物料流动方向的变化是反应过程的浓度的分布,即它维持了反应 物浓度的最高水平,所以这类反应应选择平推流反应器。 27.答:成品催化剂-一般是没有活性的,在使用之前要进行活化。活化过程就是除去表面 吸附和沉积的外来杂质,使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微晶后均匀地分散在载体的内外表面上,从 而提供较大的活性表面积。 所谓钝化,就是用含一定氧气的气体,使催化剂表面的金属氧化成一层致密的金属氧化物 保护膜,以阻止催化剂内部的金属和空气里的氧气直接接触,避免燃烧反应。 28.答:①气体分子A的外扩散过程:反应物分子A从气体主体向催化剂外表面扩散。 ②气体分子A的内扩散过程:反应物分子A从催化剂外表面进一步向孔内扩散 ③反应物分子的吸附:反应物分子在孔内被催化剂表面化学吸附。 ④表面化学反应:反应物分子A在催化剂表面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产物B. ⑤产物分子的脱附:生成的产物分子B从催化剂表面脱附下来。 ⑥产物的内扩散:脱附下来的产物分子B由催化剂孔内向外扩散。 ⑦产物分子的外扩散:扩散到催化剂外表面的分子B进一步扩散到气流主体,并被带出 反应器。 29.答:平行反应一般分为主反应和副反应,如: A一→P(目的产物) A+S(副产物) 平行反应有如下基本特征: (1)动力学效应。当主、副反应级数相同时,有T。/r,=c。/c,=k:/k:,从动力学上看,要想 改变产物的分布,可以通过调整k,/k2之值来实现。 (2)温度效应。当主反应的活化能大于副反应的活化能,即E1>E,时,提高温度有利于 提高平行反应的选择性,从而使得目的产物的收率增大;反之,当E,<E2时,降低温度有利于 提高目的产物的收率。 2176三、简答题(每小题 分,共 30 分} 26. 答:这类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被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因为平推流反应器中的物料 不发生返混,其反应物浓度沿物料流动方向的变化是反应过程的浓度的分布,即它维持了反应 物浓度的最高水平,所以这类反应应选择平推流反应器。 27< 答:成品催化剂一般是没有活性的,在使用之前要进行活化。活化过程就是除去表面 吸附和沉积的外来杂质,使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微晶后均匀地分散在载体的内外表雨上,从 而提供较大的活性表面积。 所谓钝化,就是用含一定氧气的气体,使催化剂表面的金属氧化成一层致密的金属氧化物 保护膜,以阻止催化剂内部的金属和空气里的氧气直接接触,避免燃烧反应。 28. 答:①气体分子 的外扩散过程:反应物分子人从气体主体向催化剂外表面扩散。 ⑦气体分子八的内扩散过程:反应物分子 从催化剂外表面进一步向孔内扩散。 @反应物分子的吸附:反应物分子在孔内被催化剂表面化学吸附。 ④表面化学反应:反应物分子 在催化剂表面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产物 Bo @产物分子的脱附:生成的产物分子 从催化剂表面脱附下来。 @产物的内扩散:脱附下来的产物分子 由催化剂孔内向外扩散。 ①产物分子的外扩散 扩散到催化剂外表面的分子 进一步扩散到气流主体,并被带出 反应器。 29. 答:平行反应一般分为主反应和副反应,如: 平行反应有如下基本特征: 八一→P( 目的产物) S( 副产物) (1)动力学效应。当主、副反应级数相同时,有 r, = cp / Cs = k1 / k2 从动力学上看,要想 改变产物的分布,可以通过调整 /k 之值来实现。 (2) 温度效应。当主反应的活化能大于副反应的活化能,即 El> 几时,提高温度有利于 提高平行反应的选择性,从而使得目的产物的收率增大;反之,当 El<Ez 时,降低温度有利于 提高目的产物的收率。 2176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