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骨架及骨架材料对热电阻的构造和性质都有影响 34.5测温仪表的选用 选用测温仪表应考虑测量范围、仪表使用要求、测量环境、仪表的可维修性及成本等。 根据生产所要求的测量范围,允许的误差,选择合适的测温仪表,使之有足够的量程和 精度 根据生产现场对仪表功能的要求,可选用一般性仪表、自动记录仪表、可远传仪表以及 自动测温系统等 根据仪表的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仪表及保护措施,防止过多的维护管理费用。 正确安装测温元件应做好以下两点 正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测温点,测温元件应插入被测物的足够深度。 要有合适的保护措施,如加装保护管、在插入深孔处密封等。 3.5流量测量 流量是测量中的重要参数之一,是产品成本核算和能源科学管理所必需的指标。因此, 对流量测量方法及测量仪器的学习显得非常重要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截面的流体数量的多少。它可分为体积流量q和质量流量 qm。其关系为 qm= p 单位可表示为:th,kgh,kg/s,m3/h,Lh等 用于流量测量的仪表叫做流量计。常用流量计有:压差式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电磁式 流量计等 3.52压差式流量计 压差式流量计是基于节流原理来进行流量测量的。其原理是当满管道的流体流经节流裝 置时,流束收缩、流速提高、静压减小,在节流装置的前后就产生了一定的压差。这个压差 的大小与流量有关,根据流量与压差之间的关系既可得到流量的大小。 压差式流量计的核心是节流装置,它包括:节流元件、取压装置以及前后管段。 常用的节流装置有孔板、喷嘴和文都利管等。节流装置的取压方式通常有角接取压和法 兰取压。 (2)节流装置的流量方程 流量方程的推导 截面1处流体受节流元件的影响,流体充满流道,流束直径为D,流体压力为B,平均 流速v,流体密度为 截面2是流束在节流后收缩到最小时的截面,此处流束压力为P2,平均流速v2,流体 密度为p2 P,P为取压点的压力。流体由于受节流元件的阻挡而导致P大于P,同时,截面在P 处并非最小,流体流速也非常高,因而P2也大于最小压力B2 假设流体为不可压缩流体,由 Bernouli方程得 v1 P v2. P p 根据连续方程 1F1=p2F2 令 F2 F D’m=B2, F, F骨架及骨架材料对热电阻的构造和性质都有影响。 3.4.5 测温仪表的选用 选用测温仪表应考虑测量范围、仪表使用要求、测量环境、仪表的可维修性及成本等。 根据生产所要求的测量范围,允许的误差,选择合适的测温仪表,使之有足够的量程和 精度。 根据生产现场对仪表功能的要求,可选用一般性仪表、自动记录仪表、可远传仪表以及 自动测温系统等。 根据仪表的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仪表及保护措施,防止过多的维护管理费用。 正确安装测温元件应做好以下两点: 正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测温点,测温元件应插入被测物的足够深度。 要有合适的保护措施,如加装保护管、在插入深孔处密封等。 3.5 流量测量 流量是测量中的重要参数之一,是产品成本核算和能源科学管理所必需的指标。因此, 对流量测量方法及测量仪器的学习显得非常重要。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截面的流体数量的多少。它可分为体积流量 v q 和质量流量 mq 。其关系为 qm = qv 单位可表示为:t/h,㎏/h,㎏/s, m / h 3 ,L/h 等。 用于流量测量的仪表叫做流量计。常用流量计有:压差式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电磁式 流量计等。 3.5.2 压差式流量计 压差式流量计是基于节流原理来进行流量测量的。其原理是当满管道的流体流经节流装 置时,流束收缩、流速提高、静压减小,在节流装置的前后就产生了一定的压差。这个压差 的大小与流量有关,根据流量与压差之间的关系既可得到流量的大小。 压差式流量计的核心是节流装置,它包括:节流元件、取压装置以及前后管段。 常用的节流装置有孔板、喷嘴和文都利管等。节流装置的取压方式通常有角接取压和法 兰取压。 (2)节流装置的流量方程 流量方程的推导 截面 1 处流体受节流元件的影响,流体充满流道,流束直径为 D,流体压力为 ' P1 ,平均 流速 1 v ,流体密度为 1。 截面 2 是流束在节流后收缩到最小时的截面,此处流束压力为 ' P2 ,平均流速 2 v ,流体 密度为 2。 P1,P2 为取压点的压力。流体由于受节流元件的阻挡而导致 P1 大于 ' P1 ,同时,截面在 P2 处并非最小,流体流速也非常高,因而 P2 也大于最小压力 ' P2 。 假设流体为不可压缩流体,由 Bernouli 方程得 2 ' 2 2 2 1 ' 1 2 1 2  2  v P v P + = + 根据连续方程 F qm v1F1 = v2 2 = 令 0 2 F F  = , 1 0 F F m = , D d  = , 2 m =  , F1, F2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