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表1—3岩体质量分类代表性方案 分类岩体质量指标计 方案算公式及方法 参数 等级划分 A一岩石强度(点荷载单轴压)分数15-0 R RMR=A+B+C+D I很好RMR10081 B-RQD(岩石质量指标)分数20-3 +E+F C一不连续面间距(>2m<3m)分数20 Il好RMR80-61 MR系 和差综合法 D一不连续面性状(粗糙一夹泥)分数30-0 I中等RMR60-41 (并联系统) E—地下水(干燥一流动)分数15-0 IV差RMR40-21 统( T. Bieniawsl,1973) F一不连续面产状条件(很好一很差)分数0-12 V很差RMR<=20 A—地质(岩石类型:按三大岩类由硬质至破碎划分四个等级 和差综合法 构造由整体一强烈断裂褶皱分为四等),分数30-6 R B一节理裂隙特征(按整体至极密集分为6个等级,按走向RsR的变化范围25-100 (并联系统) 系统 倾角与掘进方向关系折减)分数45—7 (G. Wickham, 1974) C—地下水(无至大量)分数25-6 Q=RQD/ RQD岩石质量指标0-100 很好Q400-1000 极好Q100—400 Jr/Ja Jn裂隙组数,无裂一破裂,0.5-20 裂隙粗糙度,粗糙一镜面,4-0.5 很好Q40-100 系 Jw/ sRE -裂隙蚀变程度,新鲜一蚀变夹泥,0.75—20 好Q10-40 般Q4-10 乘积法 J一裂隙水折减系数,干燥一特大水流,1-0.05 Q 串联系统 SRF一应力折减系数,表示洞室开挖中岩性和地应力对 很坏Q0.1-1 (Baton, 1974) 围岩抗变形能力的折减,高者可达20(高应力状态岩石 坏Q0.01-0.1 趋于流动),低者2.5(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 特坏Q0001-001 Z=I..R 完整性系数,I=V2m/V Z系统 乘积法 Vm岩体中纵波速V岩石中纵波速 Z的变化范围为0.01—20 (串联系统) f结构面抗剪强度系数 谷德振,1979 R—岩石坚固系数(为岩石湿单轴抗压强度的百分之一)分类 方案 岩体质量指标计 算公式及方法 参数 R M R 系 统 RMR=A+B+C+D +E+F 和差综合法 (并联系统) (T. Bieniawski,1973) A—岩石强度(点荷载.单轴压) 分数 15—0 B—RQD(岩石质量指标) 分数 20—3 D—不连续面性状(粗糙—夹泥) 分数 30—0 C—不连续面间距(>2m—<3m)分数 20—5 E—地下水(干燥—流动)分数 15—0 F—不连续面产状条件(很好—很差) 分数 0—-12 等级划分 I 很好 RMR 100—81 II 好 RMR 80—61 III 中等 RMR 60—41 IV 差 RMR 40—21 V 很差 RMR<=20 R S R 系统 RSR=A+B+C 和差综合法 (并联系统) (G.Wickham,1974) A—地质(岩石类型:按三大岩类由硬质至破碎划分四个等级。 构造由整体—强烈断裂褶皱分为四等),分数 30—6 B—节理裂隙特征(按整体至极密集分为6个等级,按走向 倾角与掘进方向关系折减)分数 45—7 C—地下水(无至大量) 分数 25—6 RSR的变化范围 25—100 Q 系 统 Q=RQD/Jn . J r /Ja . Jw/SRF 乘积法 串联系统 (Baton, 1974) RQD—岩石质量指标 0—100 Jn—裂隙组数,无裂—破裂 ,0.5—20 Jr—裂隙粗糙度,粗糙—镜面,4—0.5 Ja—裂隙蚀变程度,新鲜—蚀变夹泥,0.75—20 Jw—裂隙水折减系数,干燥—特大水流,1—0.05 SRF—应力折减系数,表示洞室开挖中岩性和地应力对 围岩抗变形能力的折减,高者可达20(高应力状态 岩石 趋于流动),低者2.5(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 很好 Q 400—1000 极好 Q 100—400 很好 Q 40—100 好 Q 10—40 一般 Q 4 —10 坏 Q 1—4 很坏 Q 0.1—1 坏 Q 0.01—0.1 特坏 Q 0.001—0.01 Z 系 统 Z=I . f . R 乘积法 (串联系统) 谷德振,1979 I—完整性系数,I=V2 m/V2 r Vm—岩体中纵波速 Vr—岩石中纵波速 f—结构面抗剪强度系数 R—岩石坚固系数(为岩石湿单轴抗压强度的百分之一) Z的变化范围为0.01—20 表1—3 岩体质量分类代表性方案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