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84 智能系统学报 第10卷 射网络图中所连接的边数反映了乘客的换乘次数。 络。在站点映射网络中,对边S,S,赋值,记为,且 站点映射网络图表示站点之间的连通关系,它能反 =W-N|,它代表在L线路上S:S,两站点之 映出乘客换乘次数的同时,也给出了换乘站点。 间的站点数。若S、S不在L4线路上,令w=0。 图3为图2的线路映射网络图,图4为图2的 3.2基于标号网络模型最优路选择的算法 站点映射网络图。由图3可以看出,L,与L。、L2之 1)给出任两站点S:与S,构造直达检验向量 间分别为一条边,即若出发站点在L,站点上,目的 g=WDe,De,其中W=[0 l nnxm,e:表示第i 地站点在L。站点或L2站点上,转乘1次公交或者地 个元素为1,其余全为0的n维单位向量,若a,= 铁即可到达。若出发站点在L。线路上,目的地站点 (o,0,…,0)T≠0,则S,站点与S,站点可以直 在L,线路上,则需在L,线路上的某2个站点处转 达,若u=arg min{o},则o,为S,与S站点之间 乘,乘坐3次公交或地铁即可到达目的地。由图4 可以看出,S,与S2有一条边相连,即两站点在一条 的最小直达距离,最优路径为L。 线路上,可以直达。S,与S,之间有2条边,且经过S, 2)若S站点与S,站点不可直达,根据站点映射 站点,则从S,站点到达S,站点必须在S2站点转乘, 网络图,记与S,站点邻接的站点集合S:={S1,S2, 即坐2次公交或地铁到达。S,与S4之间有3条边相 …,S4}与S站点邻接的站点集合S={S1,S2,…, 连,从图可直接看出,由S,站点出发,需在S2和S S},若S∩S≠☑,则表示S站点与S站点转乘一 站点转乘,以到达S4站点。 次可到达,记S:∩S={S1,S2,…,Sm},则S:与S 可经p种方法到达,则d(S,S)=min{w,+w}, L,∈L,L'∈L,根据公交网络二分图,L与L分别为 连接S与S,,S,与S,站点的线路,其对应的路线为 最优出行路线。 3)若S:∩S=☑,即一次转乘不可达,则检验S,与 中有无可直达的两站点,若N(S)∩N(Sn)≠,S。∈S 图3线路映射网络图 ,S∈S,则站点S与站点Sn之间有直达线路,d(S,S) Fig.3 Line mapping network graph =min{p+$南+喻},L,∈L,L2∈L2,L∈L, 其中L,山2山根据公交地铁网络二分图确定,且L凸2山 分别为连接S,与Sp,S与S,S与S站点的线路,其对 应方案为最优出行方案。 调查表明,在一个成熟的公交地铁网络中,2次 换乘可以实现绝大多数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连接。 3.3算法的复杂性分析 图4站点映射网络图 算法的复杂性用数据输入规模的函数度量。由 Fig.4 Site mapping network graph 站点集合S={S1,S2,…,Sn}和公交线路集合L= 3最优路选择算法 {L1,L2,…,Lm}组成的地铁公交网络,存储数据W= 首先对每条线路上的站点进行一体化标号,考 [w】xn×m的规模为n2m。但因为W为稀疏三维数 组,占用存储空间大大减小。在能够直达的情况下, 虑到地铁的快捷性、准时性、舒适性等优点,优选地 算法的计算量主要为检验向量的计算上,运算量为 铁出行是大势所趋。这样,将地铁线路上两站点间 O(n'm)。在不能直达情况下的转乘问题的计算量 乘车距离权值适当减小,这样就达到了优选地铁出 主要为寻找转乘站点和转乘线路的计算上。寻找转 行的目的。 乘站点实质是在站点映射网络上寻找从S:到S,的中 3.1标号公交地铁网络的模型 间站点,可以在站点映射网络上采用经典最短路算 若线路L4上有k。个站点,L4:S,S2,…,S。, 法,如Dijkstra算法,运算量为O(n2)。在映射网络 站点S在线路L4上的标号为j,记为N=j,在二分 图上的求S,与S:的最短路的最小优化问题,实质是 网络图中边LS,的权值为该站点在线路L:上的标 多阶段决策问题,可以用经典动态规划或最短路算法 号:N=jo 来求解,计算量为O(m)。总体上,该算法总的计算 然后建立公交地铁线路映射网络和站点映射网 量为0(n2m)。射网络图中所连接的边数反映了乘客的换乘次数。 站点映射网络图表示站点之间的连通关系,它能反 映出乘客换乘次数的同时,也给出了换乘站点。 图 3 为图 2 的线路映射网络图,图 4 为图 2 的 站点映射网络图。 由图 3 可以看出, L1 与 L0 、L2 之 间分别为一条边,即若出发站点在 L1 站点上,目的 地站点在 L0 站点或 L2 站点上,转乘 1 次公交或者地 铁即可到达。 若出发站点在 L0 线路上,目的地站点 在 L2 线路上,则需在 L1 线路上的某 2 个站点处转 乘,乘坐 3 次公交或地铁即可到达目的地。 由图 4 可以看出, S1 与 S2 有一条边相连,即两站点在一条 线路上,可以直达。 S1 与 S3 之间有 2 条边,且经过 S2 站点,则从 S1 站点到达 S3 站点必须在 S2 站点转乘, 即坐 2 次公交或地铁到达。 S1 与 S4 之间有 3 条边相 连,从图可直接看出,由 S1 站点出发,需在 S2 和 S3 站点转乘,以到达 S4 站点。 图 3 线路映射网络图 Fig. 3 Line mapping network graph 图 4 站点映射网络图 Fig. 4 Site mapping network graph 3 最优路选择算法 首先对每条线路上的站点进行一体化标号,考 虑到地铁的快捷性、准时性、舒适性等优点,优选地 铁出行是大势所趋。 这样,将地铁线路上两站点间 乘车距离权值适当减小,这样就达到了优选地铁出 行的目的。 3.1 标号公交地铁网络的模型 若线路 Lk 上有 kn 个站点, Lk:Sk1 ,Sk2 ,…,Skn , 站点 Skj 在线路 Lk 上的标号为 j ,记为 N k j = j ,在二分 网络图中边 LkSkj 的权值为该站点在线路 Lk 上的标 号: N k j = j 。 然后建立公交地铁线路映射网络和站点映射网 络。 在站点映射网络中,对边 SiSj 赋值,记为 w k i,j ,且 w k i,j = N k j - N k i ,它代表在 Lk 线路上 Si、Sj 两站点之 间的站点数。 若 Si、Sj 不在 Lk 线路上,令 w k i,j = 0。 3.2 基于标号网络模型最优路选择的算法 1)给出任两站点 Si 与 Sj ,构造直达检验向量 αij = W▷ ei▷ ej ,其中 W = w k i,j [ ] n×n×m , ei 表示第 i 个元素为 1,其余全为 0 的 n 维单位向量,若 αij = w 1 i,j,w 2 i,j,…,w m i,j ( ) T ≠ 0, 则 Si 站点与 Sj 站点可以直 达,若 v = arg min k w k i,j { } ,则 w v i,j 为 Si 与 Sj 站点之间 的最小直达距离,最优路径为 Lv 。 2)若 Si 站点与 Sj 站点不可直达,根据站点映射 网络图,记与 Si 站点邻接的站点集合 S ′ i = {Si1 ,Si2 , …,Sik} 与 Sj 站点邻接的站点集合 S ′ j = {Sj1 ,Sj2 ,…, Sjl} ,若 S ′ i ∩S ′ j ≠∅ ,则表示 Si 站点与 Sj 站点转乘一 次可到达,记 S ′ i ∩ S ′ j = {Sr1 , Sr2 , …,Srp} ,则 Si 与 Sj 可经 p 种方法到达,则 d(Si,Sj) = min w l i,r + w l ′ r,j { } , Ll ∈L,Ll ′ ∈L ′ ,根据公交网络二分图, L 与 L ′ 分别为 连接 Si 与 Sr , Sr 与 Sj 站点的线路,其对应的路线为 最优出行路线。 3)若S ′ i ∩S ′ j = ∅,即一次转乘不可达,则检验S ′ i 与S ′ j 中有无可直达的两站点,若N(Sip)∩N(Sjq)≠∅,Sip ∈S ′ i , Sjq ∈S ′ j ,则站点Sip 与站点Sjq 之间有直达线路,d(Si,Sj) = min w l1 i,ip + w l2 ip,jq + w l3 jq,j { } , Ll1 ∈L1, Ll2 ∈L2, Ll3 ∈L3, 其中L1、L2、L3 根据公交地铁网络二分图确定,且 L1、L2、L3 分别为连接Si 与Sip ,Sip 与Sjq ,Sjq 与Sj 站点的线路,其对 应方案为最优出行方案。 调查表明,在一个成熟的公交地铁网络中,2 次 换乘可以实现绝大多数出发地与目的地之间的连接。 3.3 算法的复杂性分析 算法的复杂性用数据输入规模的函数度量。 由 站点集合 S = S1 ,S2 ,…,Sn { } 和公交线路集合 L = L1 ,L2 ,…,Lm { } 组成的地铁公交网络,存储数据 W = w k i,j [ ] n×n×m 的规模为 n 2m 。 但因为 W 为稀疏三维数 组,占用存储空间大大减小。 在能够直达的情况下, 算法的计算量主要为检验向量的计算上,运算量为 O n 2 ( m) 。 在不能直达情况下的转乘问题的计算量 主要为寻找转乘站点和转乘线路的计算上。 寻找转 乘站点实质是在站点映射网络上寻找从 Si 到 Sj 的中 间站点,可以在站点映射网络上采用经典最短路算 法,如 Dijkstra 算法,运算量为 O n 2 ( ) 。 在映射网络 图上的求 Si 与 Sj 的最短路的最小优化问题,实质是 多阶段决策问题,可以用经典动态规划或最短路算法 来求解,计算量为 O m 2 ( ) 。 总体上,该算法总的计算 量为 O n 2 ( m) 。 ·484· 智 能 系 统 学 报 第 10 卷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