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注意:1)间歇静态培养:2)底物是一次投加:3)图中同时还表示了有机底物降解和氧的消耗曲线。 FM值 在温度适宜、DO充足、且不存在抑制物质的条件下,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速率主要取决于微生物 与有机基质的相对数量,即有机基质(Food与微生物 Microorganism的比值,即FM值 FM值也是影响有机物去除速率、氧利用速率的重要因 实际上,FM值就是以BOD表示的进水污泥负荷(L、B0),即: F/M=LsBOD O·B Vv.x (g BODS //g/'SS.d) 注:此处的Xv即x,也就是进水的MSS 3、一般来说,可将增长曲线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适应期:(2)对数增长期:(3)减速增长期:(4)内源呼吸期。 ●适应期 (1)是活性污泥微生物对于新的环境条件、污水中有机物污染物的种类等的一个短暂的适应过程: (2)经过适应期后,微生物从数量上可能没有增殖,但发生了一些质的变化:a.菌体体积有所增大;b.酶 系统也已做了相应调整:c.产生了一些适应新环境的变异:等等 (3)BOD5、COD等各项污染指标可能并无较大变化 对数增长期 FM值高(22k8BOD5/kgSS·d),所以有机底物非常丰富,营养物质不是微生物增殖的控制因素: (1)微生物的增长速率与基质浓度无关,呈零级反应,它仅由微生物本身所特有的最小世代时间所控制, 即只受微生物自身的生理机能的限制: (2)微生物以最高速率对有机物进行摄取,也以最高速率增殖,而合成新细胞: 3)此时的活性污泥具有很高的能量水平,其中的微生物活动能力很强,导致污泥质地松散,不能形成较 好的絮凝体,污泥的沉淀性能不佳 (4)活性污泥的代谢速率极高,需氧量大 (5)一般不采用此阶段作为运行工况,但也有采用的,如高负荷活性污泥法 ●减速增长期 (1)FM值下降到一定水平后,有机底物的浓度成为微生物增殖的控制因素: (2)微生物的增殖速率与残存的有机底物呈正比,为一级反应 (3)有机底物的降解速率也开始下降 (4)微生物的增殖速率在逐渐下降,直至在本期的最后阶段下降为零,但微生物的量还在增长 (5)活性污泥的能量水平已下降,絮凝体开始形成,活性污泥的凝聚、吸附以及沉淀性能均较好 (6)由于残存的有机物浓度较低,出水水质有较大改善,并且整个系统运行稳定 (7)一般来说,大多数活性污泥处理厂是将曝气池的运行工况控制在这一范围内的。 内源呼吸期 (1)内源呼吸的速率在本期之初首次超过了合成速率,因此从整体上来说,活性污泥的量在减少,最终所 有的活细胞将消亡,而仅残留下内源呼吸的残留物,而这些物质多是难于降解的细胞壁 2)污泥的无机化程度较高,沉降性能良好,但凝聚性较差:有机物基本消耗殆尽,处理水质良好 (3)一般不采用这一阶段作为运行工况,但也有采用,如延时曝气法 4、活性污泥增殖规律的应用: (1)活性污泥的增殖状况,主要是由FM值所控制 (2)处于不同增长期的活性污泥,其性能不同,处理出水的水质也不同: (3)可以通过调整FM值,来调控曝气池的运行工况,以达到所要求的出水水质和活性污泥的良好性能12 注意:1)间歇静态培养;2)底物是一次投加;3)图中同时还表示了有机底物降解和氧的消耗曲线。 ⚫ F/M 值: 在温度适宜、DO 充足、且不存在抑制物质的条件下,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速率主要取决于微生物 与有机基质的相对数量,即有机基质(Food)与微生物(Microorganism)的比值,即 F/M 值。 F/M 值也是影响有机物去除速率、氧利用速率的重要因素。 实际上,F/M 值就是以 BOD5表示的进水污泥负荷( 5 LsBOD ),即: ( ) 5 kgBOD5 kgVSS d V X Q B F M L v i sBOD    = = 注:此处的 Xv 即 Xi,也就是进水的 MLSS 3、一般来说,可将增长曲线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适应期;(2)对数增长期;(3)减速增长期;(4)内源呼吸期。 ⚫ 适应期: (1)是活性污泥微生物对于新的环境条件、污水中有机物污染物的种类等的一个短暂的适应过程; (2)经过适应期后,微生物从数量上可能没有增殖,但发生了一些质的变化:a.菌体体积有所增大;b.酶 系统也已做了相应调整;c.产生了一些适应新环境的变异;等等。 (3) BOD5、COD 等各项污染指标可能并无较大变化。 ⚫ 对数增长期: F/M 值高(2.2 kgBOD5 / kgVSS  d ),所以有机底物非常丰富,营养物质不是微生物增殖的控制因素; (1) 微生物的增长速率与基质浓度无关,呈零级反应,它仅由微生物本身所特有的最小世代时间所控制, 即只受微生物自身的生理机能的限制; (2) 微生物以最高速率对有机物进行摄取,也以最高速率增殖,而合成新细胞; (3) 此时的活性污泥具有很高的能量水平,其中的微生物活动能力很强,导致污泥质地松散,不能形成较 好的絮凝体,污泥的沉淀性能不佳; (4) 活性污泥的代谢速率极高,需氧量大; (5) 一般不采用此阶段作为运行工况,但也有采用的,如高负荷活性污泥法。 ⚫ 减速增长期: (1) F/M 值下降到一定水平后,有机底物的浓度成为微生物增殖的控制因素; (2) 微生物的增殖速率与残存的有机底物呈正比,为一级反应; (3) 有机底物的降解速率也开始下降; (4) 微生物的增殖速率在逐渐下降,直至在本期的最后阶段下降为零,但微生物的量还在增长; (5) 活性污泥的能量水平已下降,絮凝体开始形成,活性污泥的凝聚、吸附以及沉淀性能均较好; (6) 由于残存的有机物浓度较低,出水水质有较大改善,并且整个系统运行稳定; (7) 一般来说,大多数活性污泥处理厂是将曝气池的运行工况控制在这一范围内的。 ⚫ 内源呼吸期: (1)内源呼吸的速率在本期之初首次超过了合成速率,因此从整体上来说,活性污泥的量在减少,最终所 有的活细胞将消亡,而仅残留下内源呼吸的残留物,而这些物质多是难于降解的细胞壁等; (2)污泥的无机化程度较高,沉降性能良好,但凝聚性较差;有机物基本消耗殆尽,处理水质良好; (3)一般不采用这一阶段作为运行工况,但也有采用,如延时曝气法。 4、活性污泥增殖规律的应用: (1)活性污泥的增殖状况,主要是由 F/M 值所控制; (2)处于不同增长期的活性污泥,其性能不同,处理出水的水质也不同; (3)可以通过调整 F/M 值,来调控曝气池的运行工况,以达到所要求的出水水质和活性污泥的良好性能;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