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P=2R=12×2=2W 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电路之间的“等效”变换,电压源模型变换成了电流源模型,但变换 前后电源模型中的两种理想电源发出的功率不同这是因为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都属于无 穷大功率源,它们二者之间是没有“等效”而言的。“等效”变换前后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相 同,表明电源变换前后对其内部来讲效果不同,但变换前后的电源部分对电阻R的作用效果 是相同的。 2)你能否用电阻的串、并联公式解释一下“等效”的真实含义?结合检验题1,说说 你的看法 解析:几个电阻相并联(或相串联)后接在一个电源上,电源产生的总电流为l,一个电 阻R接在同一个电源上,电源产生的电流也是l,我们就把电阻R称为这几个相并联(或相串 联)电阻的“等效”电阻。显然“等效”是指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作用效果相同。由检验题1 也可说明这一点,图中的电阻R,无论它之外的电路发生什么样的“等效”变换,但“等效” 变换后的电路部分并不改变流过电阻R的电流和它两端所加的电压,这一点充分说明了“等 效”是指对“等效”变换部分之外的电路作用效果相同,而对“等效”变换的部分来讲,一般 作用效果是不同的。 1.6直流电路中的几个问题 1、学习指导 (1)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 电路中计算电位,必须在电路设立电路参考点,没有电路参考点,讲电位是没有意义的。 电位的计算,主要要学会看懂简化电路图与我们所熟悉的电路图之间的关系:某点电位是+ 12V,相当于在这点与参考点之间接一个12V的理想电压源,其正极就是该点位置,负极与参 考点相连:某点电位是-12V,也相当于在这点与参考点之间接一个12V的理想电压源,但其 正极电位是参考点,负极电位是该点。还要理解:电路中某点电位就等于该点到参考点的电压 计算某点电位时,即从该点找出一条到参考点的闭合路径,从该点沿路径到参考点,各元件上 电压降的代数和就等于该点电位值,其中与路径方向一致的电压降取正,相反的取负 (2)电桥电路 学习电桥电路,主要掌握电桥的平衡条件: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电桥平衡时,桥支路 两端等电位,因此桥支路上无电流,平衡电桥属于简单电路,电桥不平衡时则是复杂电路,求 解时必须用电路定律列方程求解。 实用当中的惠斯通电桥就是利用电桥的平衡关系,精确测量电阻的仪器。学习电桥电路 可以了解实际应用有关问题。11 1 2 2 2 2 P = I R =  = W 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电路之间的“等效”变换,电压源模型变换成了电流源模型,但变换 前后电源模型中的两种理想电源发出的功率不同。这是因为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都属于无 穷大功率源,它们二者之间是没有“等效”而言的。“等效”变换前后电阻 R 上消耗的功率相 同,表明电源变换前后对其内部来讲效果不同,但变换前后的电源部分对电阻 R 的作用效果 是相同的。 (2)你能否用电阻的串、并联公式解释一下“等效”的真实含义?结合检验题 1,说说 你的看法。 解析:几个电阻相并联(或相串联)后接在一个电源上,电源产生的总电流为 I,一个电 阻 R 接在同一个电源上,电源产生的电流也是 I,我们就把电阻 R 称为这几个相并联(或相串 联)电阻的“等效”电阻。显然“等效”是指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作用效果相同。由检验题 1 也可说明这一点,图中的电阻 R,无论它之外的电路发生什么样的“等效”变换,但“等效” 变换后的电路部分并不改变流过电阻 R 的电流和它两端所加的电压,这一点充分说明了“等 效”是指对“等效”变换部分之外的电路作用效果相同,而对“等效”变换的部分来讲,一般 作用效果是不同的。 1.6 直流电路中的几个问题 1、学习指导 (1)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 电路中计算电位,必须在电路设立电路参考点,没有电路参考点,讲电位是没有意义的。 电位的计算,主要要学会看懂简化电路图与我们所熟悉的电路图之间的关系:某点电位是+ 12V,相当于在这点与参考点之间接一个 12V 的理想电压源,其正极就是该点位置,负极与参 考点相连;某点电位是-12V,也相当于在这点与参考点之间接一个 12V 的理想电压源,但其 正极电位是参考点,负极电位是该点。还要理解:电路中某点电位就等于该点到参考点的电压。 计算某点电位时,即从该点找出一条到参考点的闭合路径,从该点沿路径到参考点,各元件上 电压降的代数和就等于该点电位值,其中与路径方向一致的电压降取正,相反的取负。 (2)电桥电路 学习电桥电路,主要掌握电桥的平衡条件: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电桥平衡时,桥支路 两端等电位,因此桥支路上无电流,平衡电桥属于简单电路,电桥不平衡时则是复杂电路,求 解时必须用电路定律列方程求解。 实用当中的惠斯通电桥就是利用电桥的平衡关系,精确测量电阻的仪器。学习电桥电路 可以了解实际应用有关问题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