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n=sin A/N2-sin2 io -cos A.sin io (3) 若已知棱镜顶角A及折射率N,测得出射角o,即可算出待测物 质的折射率n。 在阿贝折射仪中,实际上是用转动棱镜的方法去改变,以 适应不同折射率值的测量。而读数望远镜中的标尺(分度盘), 则已按(3)式将出射角i换算成折射率值标出,故现场中的读 数即为被测物质的折射率。 图2 【实验内容】 1.认真阅读仪器说明书,了解阿贝折射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测定酒精的浓度与其折射率的关系曲线。 在一定温度下,对一定浓度的某种溶液来说,其折射率是一定的。不同浓度的溶液将 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即浓度与折射率具有一定关系。本实验将测量酒精的浓度与其折射率 关系曲线。 见产品说明书(图六)。打开小反光镜(4),调节反射镜(18),使两个望远镜视场明 亮,调节望远镜系统中的目镜(6),看清分划板上的刻度线(X型准线),调节读数望远 镜中的目镜(6),并转动棱镜手轮(2),看清刻度值,再把棱镜组(13)打开,用酒精将 棱镜表面擦洗干净,将某一已知浓度(本实验五种酒精浓度是己知的)的酒精用滴管注入 照明棱镜的磨砂面上,使之均匀铺满一层。合上棱镜,转动棱镜手轮(2)使照明望远镜中 见到“半影视场”,转动消色散棱镜手轮(10)直至能看到很清晰的暗区边缘为止,再调节 手轮(2)使暗区边缘恰好与十字线叉丝重合,由刻度盘上记下此时的折射率。 然后重新清洗棱镜表面换上其他己知浓度的酒精,同样测出其折射率。并以此为横坐 标,以浓度为纵坐标,作浓度与折射率的关系曲线。 3.根据曲线测定酒精的浓度 用(2)所述的方法测定二种未知浓度酒精的折射率,从上面所作的曲线上找出其纵坐标所 对应的酒精浓度值。 4.测定蒸馏水的折射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对一定的液体,如纬度发生变化,其折射率也将随着改变,即折射率与温度也存在一定的 关系曲线。 用(2)中所述方法,将酒精改用蒸馏水,然后将超级恒温控制器(使用方法见说明书) 与折射仪的恒温器接头连接,调节超级恒温控制器,改变蒸馏水温度,每升高5一10℃测 定折射率一次,作蒸馏水的折射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5.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分别用透射(掠如法)法和反射法测出所给玻璃的折射率。 【注意事项】 1.阿贝棱镜质地较软,再利用滴管加液时,不能让滴管碰到棱镜面上,以免划伤:并 20 0 22 = sin ⋅−− sincossin iAiNAn (3) rc N n i0 A 3′ 123 2′ 1′ C 图 2 若已知棱镜顶角A及折射率N,测得出射角i0,即可算出待测物 质的折射率n。 在阿贝折射仪中,实际上是用转动棱镜的方法去改变i0,以 适应不同折射率n值的测量。而读数望远镜中的标尺(分度盘), 则已按(3)式将出射角i0换算成折射率值标出,故现场中的读 数即为被测物质的折射率。 【实验内容】 1. 认真阅读仪器说明书,了解阿贝折射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 测定酒精的浓度与其折射率的关系曲线。 在一定温度下,对一定浓度的某种溶液来说,其折射率是一定的。不同浓度的溶液将 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即浓度与折射率具有一定关系。本实验将测量酒精的浓度与其折射率 关系曲线。 见产品说明书(图六)。打开小反光镜(4),调节反射镜(18),使两个望远镜视场明 亮 ,调节望远镜系统中的目镜(6),看清分划板上的刻度线(X 型准线),调节读数望远 镜中的目镜(6),并转动棱镜手轮(2),看清刻度值,再把棱镜组(13)打开,用酒精将 棱镜表面擦洗干净,将某一已知浓度(本实验五种酒精浓度是已知的)的酒精用滴管注入 照明棱镜的磨砂面上,使之均匀铺满一层。合上棱镜,转动棱镜手轮(2)使照明望远镜中 见到“半影视场”,转动消色散棱镜手轮(10)直至能看到很清晰的暗区边缘为止,再调节 手轮(2)使暗区边缘恰好与十字线叉丝重合,由刻度盘上记下此时的折射率。 然后重新清洗棱镜表面换上其他已知浓度的酒精,同样测出其折射率。并以此为横坐 标,以浓度为纵坐标,作浓度与折射率的关系曲线。 3. 根据曲线测定酒精的浓度 用(2)所述的方法测定二种未知浓度酒精的折射率,从上面所作的曲线上找出其纵坐标所 对应的酒精浓度值。 4. 测定蒸馏水的折射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对一定的液体,如纬度发生变化,其折射率也将随着改变,即折射率与温度也存在一定的 关系曲线。 用(2)中所述方法,将酒精改用蒸馏水,然后将超级恒温控制器(使用方法见说明书) 与折射仪的恒温器接头连接,调节超级恒温控制器,改变蒸馏水温度,每升高 5—10℃测 定折射率一次,作蒸馏水的折射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5.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分别用透射(掠如法)法和反射法测出所给玻璃的折射率。 【注意事项】 1. 阿贝棱镜质地较软,再利用滴管加液时,不能让滴管碰到棱镜面上,以免划伤;并 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