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子测量技术 课程代码:TEE3010 英文名称:Electronic Measuring Technology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选修课程 学分/学时:2.5/54(讲课45,实验9) 开课学期:第6学期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 先修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数字系统与逻 辑设计 后续课程:系统设计,毕业设 开课单位:电子信息学院 课程负责人:王丽荣、朱伟芳 大纲执笔人:王丽荣、朱伟芳 大纲审核人:芮贤义 一、 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 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选修课程。它从理论和工程应用上建立了完善的误差与不确定度分 析体系,从时域、频域、数据域等不同角度对工程应用中常见的电压、周期、频率等主要物 理量的基本测量原理与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同时给出了工程应用中应用广泛的自动化测 量技术的现状与展望。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慨不是纯理论课,也不是一般的实验课,而是一门 理论联系工程应用较紧密的课程,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学目标:电子测量主要是运用电子科学的原理、方法和设备对各种电量、电信号及电路元 器件的特性和参数进行测量。为学生在以后的生产与科研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准备必要 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知识。通过对误差与不确定度分析的学习,掌握常见的测量误差分析技术 。迪过对 电压 主要物理量的基 重原 与 动测量技术的现状分析与展望,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概况。本 选择 果程的具体教学 标如下 1,根据电子测量实际需求合理选择电子测量仪器及仪器参数【5-2】 2.掌握现代电子测量实践中所遇到的主要物理量的基本测量原理与方法:掌握常用电子测 量仪器功能,用以解决复杂测量问题的技能:【23】 3.具备测量误差分析与测量数据处理的能力,能针对不同工程问题的误差处理方法:【21】 4.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概况。【5-3】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子测量技术 课程代码:TELE3010 英文名称:Electronic Measuring Technology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选修课程 学分/学时:2.5/54(讲课 45,实验 9) 开课学期:第 6 学期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 先修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数字系统与逻 辑设计 后续课程: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开课单位:电子信息学院 课程负责人:王丽荣、朱伟芳 大纲执笔人:王丽荣、朱伟芳 大纲审核人:芮贤义 一、 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 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选修课程。它从理论和工程应用上建立了完善的误差与不确定度分 析体系,从时域、频域、数据域等不同角度对工程应用中常见的电压、周期、频率等主要物 理量的基本测量原理与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同时给出了工程应用中应用广泛的自动化测 量技术的现状与展望。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既不是纯理论课,也不是一般的实验课,而是一门 理论联系工程应用较紧密的课程,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基本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学目标:电子测量主要是运用电子科学的原理、方法和设备对各种电量、电信号及电路元 器件的特性和参数进行测量。为学生在以后的生产与科研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准备必要 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知识。通过对误差与不确定度分析的学习,掌握常见的测量误差分析技术, 具备正确的测量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对周期、频率、电压等主要物理量的基本测量原理与方 法的学习,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与功能;掌握实验方案的合理设计与选择。通 过对自动测量技术的现状分析与展望,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概况。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 标如下: 1. 根据电子测量实际需求合理选择电子测量仪器及仪器参数【5-2】 2. 掌握现代电子测量实践中所遇到的主要物理量的基本测量原理与方法;掌握常用电子测 量仪器功能,用以解决复杂测量问题的技能;【2-3】 3. 具备测量误差分析与测量数据处理的能力,能针对不同工程问题的误差处理方法;【2-1】 4. 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概况。【5-3】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