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1章驱动程序开发环境 为 Microsoft Windows82000开发驱动程序至少需要两台机器:一台用于开发,一台用于调 试 如果驱动程序依赖于基本设备,包括高端工作站和服务器,驱动程序也可在一台多处理器计 算机上调试和测试。 本章讨论如下主题: 1.1自由构建( Free Build)和检查构建( Checked build 1.2调试环境 1.1自由构建和检查构建 微软的 Windows2000驱动程序的测试和调试需要 Windows82000的自由构建和检查构建 自由构建(或零星构建)是操作系统的终端用户版本,系统和驱动程序以最优化方式构建, 不可用调试断言,且调试信息已从二进制码中去除。自由系统和驱动程序更小更快,对内存 的需求更小。 检査构建用于操作系统和内核模式驱动程序的测试和调试,检査构建包括意外错误检査、参 数检查和在自由构建中不可用的调试信息。一个检查的系统或驱动程序能帮助区分和记录驱 动程序的某些问题,如内存泄漏或不当的设备配置,这些问题将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 尽管检查构建提供额外的保护,但它比自由构建消耗更多的内存和硬盘空间,且由于下列原 因,系统和驱动程序运行得更慢 可执行程序含有符号调试信息。 由于参数检查和调试输出,执行了附加的代码(诊断信息)。 新的驱动程序开发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编写驱动程序代码,应包括条件编译标记的调试检査。 2.测试和调试基于操作系统的检査构建的驱动程序的检查构建。 3.测试和调试基于自由构建的驱动程序的自由构建。 4.基于自由构建的驱动程序的调整 5.使用了检查构建和自由构建的驱动程序和操作系统附加的测试和调试。 6.使用了自由构建的最终的测试和检查。 在驱动程序开发的早期,需要 Windows2000检查构建来调试驱动程序,检查构建的附加调试 代码保护了驱动程序可能导致的许多错误(比如复发的自旋锁)。 执行调整、最终测试和检査驱动程序应该基于自由构建而完成,自由构建的速度越快越有可 能发现竞争条件和其他同步性的问题。 由于自由构建与 Windows2000的零星版本相同,最终测试和检查也应该基于自由构建而完 驱动程序代码通常包括预处理器符号,该符号允许被编译成自由和检查构建。 DBG标记是一个保留的符号,可用它来决定编译时 Windows2000的什么构建在运行,如果2 第1章 驱动程序开发环境 为 Microsoft® Windows® 2000 开发驱动程序至少需要两台机器:一台用于开发,一台用于调 试。 如果驱动程序依赖于基本设备,包括高端工作站和服务器,驱动程序也可在一台多处理器计 算机上调试和测试。 本章讨论如下主题: ◼ 1.1 自由构建(Free Build)和检查构建(Checked Build) ◼ 1.2 调试环境 1.1 自由构建和检查构建 微软的 Windows2000 驱动程序的测试和调试需要 Windows® 2000 的自由构建和检查构建。 ◼ 自由构建(或零星构建)是操作系统的终端用户版本,系统和驱动程序以最优化方式构建, 不可用调试断言,且调试信息已从二进制码中去除。自由系统和驱动程序更小更快,对内存 的需求更小。 ◼ 检查构建用于操作系统和内核模式驱动程序的测试和调试,检查构建包括意外错误检查、参 数检查和在自由构建中不可用的调试信息。一个检查的系统或驱动程序能帮助区分和记录驱 动程序的某些问题,如内存泄漏或不当的设备配置,这些问题将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 尽管检查构建提供额外的保护,但它比自由构建消耗更多的内存和硬盘空间,且由于下列原 因,系统和驱动程序运行得更慢。 ◼ 可执行程序含有符号调试信息。 ◼ 由于参数检查和调试输出,执行了附加的代码(诊断信息)。 新的驱动程序开发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编写驱动程序代码,应包括条件编译标记的调试检查。 2. 测试和调试基于操作系统的检查构建的驱动程序的检查构建。 3. 测试和调试基于自由构建的驱动程序的自由构建。 4. 基于自由构建的驱动程序的调整。 5. 使用了检查构建和自由构建的驱动程序和操作系统附加的测试和调试。 6. 使用了自由构建的最终的测试和检查。 在驱动程序开发的早期,需要 Windows2000 检查构建来调试驱动程序,检查构建的附加调试 代码保护了驱动程序可能导致的许多错误(比如复发的自旋锁)。 执行调整、最终测试和检查驱动程序应该基于自由构建而完成,自由构建的速度越快越有可 能发现竞争条件和其他同步性的问题。 由于自由构建与 Windows2000 的零星版本相同,最终测试和检查也应该基于自由构建而完 成。 驱动程序代码通常包括预处理器符号,该符号允许被编译成自由和检查构建。 DBG 标记是一个保留的符号,可用它来决定编译时 Windows2000 的什么构建在运行,如果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