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794·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4卷 作用:(1)在高温奥氏体化阶段溶入基体,回火过程 较为广泛,因此本文采用喷射成形和普通铸造两 中弥散析出,提高基体强度:(2)均匀分布在基体 种工艺方式分别制备M3高速钢,并通过后续的 上,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传统铸造方式冷速 热变形和热处理,研究了不同工艺对M3高速钢 慢、凝固时间长,制备高速钢所得碳化物粗大:为了 组织性能的影响 减小对材料塑韧性的不利影响,往往需要高温大变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形来破碎共晶碳化物,对设备要求较高,成本也大 喷射成形技术的出现充分解决了这一难题,其冷速 实验材料为常用3型粉末高速钢,经化学分 快,偏析小,碳化物细小,经小变形热加工即可达到 析,其化学成分见表1.用珍珠岩除渣剂覆盖合金母 碳化物破碎并均匀分布的目的. 料,在大气环境下中频感应加热重熔,保温适当时 高速钢通常含有质量分数1%~2%的V,用 间,浇注到中间包,浇注温度约为1550℃,中间包过 以保证回火时得到足够的二次硬化硬度.由于 热约100℃.钢液由氮气雾化,采用主副二级、环孔 VC析出温度高,在缓慢的冷却过程中易于长大, 式雾化喷嘴,气液质量比约为0.5:1.液滴飞行距离 降低材料的塑韧性,同时也降低材料的二次硬化 400mm,过冷液滴沉积在旋转的氧化铝陶瓷基板, 能力.因此,V质量分数超过2%则难以用普通 最终形成一个直径约120mm、高约150mm的沉积 铸造的方式制备,一般采用粉末冶金的方式制 坯.中间包剩余钢液缓冷,得到直径140mm、高约 备.M3是常用的粉末治金牌号,在实际应用中 160mm的铸坯 表1实验材料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experimental steel C W Mo Cr Si Mn N Fe 1.09 6.35 5.02 4.13 2.91 0.30 0.27 0.0025 余量 在铸造合金和喷射沉积合金上分别切取金相观 尺寸也极大地减小,共晶碳化物团的尺寸一般小于 察用试样、热处理用试样和热加工试样.金相和热 10m,如图1(b)所示.图1(c)为尺寸较大(100~ 处理试样尺寸均为10mm×10mm×10mm;热加工 200um)过喷粉的扫描电镜形貌.随着冷却速度的 试样为38mm棒料,锻打成20mm棒坯,始锻温 增加,碳化物的析出得到抑制,一次枝晶的尺寸小于 度不低于1050℃,终锻温度不低于950℃.为防止 10m,M,C碳化物片层厚度为亚微米级,晶粒内部 热处理过程中高速钢的氧化脱碳,所有热处理样品 为马氏体,晶界分布着残余奥氏体和M2C碳化物共 均封入真空石英管,并充入氩气,在保护气氛下进行 晶组织.如图1(d)所示,随着冷却速度的进一步提 热处理.金相试样经砂纸磨光、抛光、5%硝酸酒精 高,细过喷粉颗粒内部碳化物的析出进一步得到抑 侵蚀和抛光,利用ZEISS SUPRA55场发射扫描电子 制,看不到明显的碳化物网络,晶粒尺寸也进一步降 显微镜和PHILIPSAPD-IOX射线衍射仪(CuK.)对 低,最大为2~3m.综上可以看出,冷却速度对材 其组织和相组成进行分析,并对过喷粉颗粒(喷射 料的显微组织有着显著影响. 过程中没有沉积到接收基板的粉末颗粒)的显微组 图2的X射线衍射谱显示,铸态、沉积态和过 织进行观察.用阿基米德排水法测试沉积坯不同部 喷粉中的相组成一致,均由M,C、MC、a(δ)和y相 位致密度,沉积坯中心部位致密度超过99%,底部 组成.其中铸态组织的M2C含量最多,Y相含量最 及靠近表面部位致密度大于97%. 少;过喷粉中碳化物的峰强相对铸态要小很多,证明 其碳化物含量少,而γ相峰强较高,含量较多.综上 2结果与讨论 所述,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凝固过程中碳化物的析 2.1冷却速度对高速钢凝固组织的影响 出得到抑制,M3高速钢组织中碳化物含量减小,奥 M3高速钢的铸态组织是典型的莱氏体共晶组 氏体中合金元素含量增加,Ms(马氏体转变开始)温 织,粗大共晶碳化物分布在枝晶间,一次枝晶尺寸最 度降低,因而残余奥氏体的含量趋于增多) 大达到毫米级,如图1(a)所示,粗大的共晶组织给 2.2喷射成形沉积坯的显微组织及碳化物热分解 后续的热变形加工带来困难,也大幅降低材料的塑 2.2.1沉积坯的显微组织及相形成分析 韧性,恶化材料综合性能.喷射成形冷速快,大幅抑 沉积坯试样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其相组成为 制枝晶生长,组织主要为等轴晶组织,共晶碳化物的 M2C、MC、a和Y.结合扫描电镜分析,如图3(a)所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 34 卷 作用: ( 1) 在高温奥氏体化阶段溶入基体,回火过程 中弥散析出,提高基体强度; ( 2) 均匀分布在基体 上,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传统铸造方式冷速 慢、凝固时间长,制备高速钢所得碳化物粗大; 为了 减小对材料塑韧性的不利影响,往往需要高温大变 形来破碎共晶碳化物,对设备要求较高,成本也大. 喷射成形技术的出现充分解决了这一难题,其冷速 快,偏析小,碳化物细小,经小变形热加工即可达到 碳化物破碎并均匀分布的目的. 高速钢通常含有质量分数 1% ~ 2% 的 V,用 以保证回火时得到足够的二次硬化硬度. 由 于 VC 析出温度高,在缓慢的冷却过程中易于长大, 降低材料的塑韧性,同时也降低材料的二次硬化 能力. 因此,V 质 量 分 数 超 过 2% 则 难 以 用 普 通 铸造的 方 式 制 备,一般采用粉末冶金的方式制 备. M3 是常用的粉末冶金牌号,在 实 际 应 用 中 较为广泛,因此本文采用喷射成形和普通铸造两 种工艺方式分别制备 M3 高速钢,并通过后续的 热变形和热处理,研究了不同工艺对 M3 高速钢 组织性能的影响.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实验材料为常用 M3 型粉末高速钢,经化学分 析,其化学成分见表 1. 用珍珠岩除渣剂覆盖合金母 料,在大气环境下中频感应加热重熔,保温适当时 间,浇注到中间包,浇注温度约为 1 550 ℃,中间包过 热约 100 ℃ . 钢液由氮气雾化,采用主副二级、环孔 式雾化喷嘴,气液质量比约为 0. 5∶ 1. 液滴飞行距离 400 mm,过冷液滴沉积在旋转的氧化铝陶瓷基板, 最终形成一个直径约 120 mm、高约 150 mm 的沉积 坯. 中间包剩余钢液缓冷,得到直径 140 mm、高约 160 mm 的铸坯. 表 1 实验材料的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Table 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experimental steel % C W Mo Cr V Si Mn N Fe 1. 09 6. 35 5. 02 4. 13 2. 91 0. 30 0. 27 0. 002 5 余量 在铸造合金和喷射沉积合金上分别切取金相观 察用试样、热处理用试样和热加工试样. 金相和热 处理试样尺寸均为 10 mm × 10 mm × 10 mm; 热加工 试样为 38 mm 棒料,锻打成 20 mm 棒坯,始锻温 度不低于 1 050 ℃,终锻温度不低于 950 ℃ . 为防止 热处理过程中高速钢的氧化脱碳,所有热处理样品 均封入真空石英管,并充入氩气,在保护气氛下进行 热处理. 金相试样经砂纸磨光、抛光、5% 硝酸酒精 侵蚀和抛光,利用 ZEISS SUPRA 55 场发射扫描电子 显微镜和 PHILIPSAPD--10X 射线衍射仪( Cu Kα ) 对 其组织和相组成进行分析,并对过喷粉颗粒( 喷射 过程中没有沉积到接收基板的粉末颗粒) 的显微组 织进行观察. 用阿基米德排水法测试沉积坯不同部 位致密度,沉积坯中心部位致密度超过 99% ,底部 及靠近表面部位致密度大于 97% . 2 结果与讨论 2. 1 冷却速度对高速钢凝固组织的影响 M3 高速钢的铸态组织是典型的莱氏体共晶组 织,粗大共晶碳化物分布在枝晶间,一次枝晶尺寸最 大达到毫米级,如图 1( a) 所示,粗大的共晶组织给 后续的热变形加工带来困难,也大幅降低材料的塑 韧性,恶化材料综合性能. 喷射成形冷速快,大幅抑 制枝晶生长,组织主要为等轴晶组织,共晶碳化物的 尺寸也极大地减小,共晶碳化物团的尺寸一般小于 10 μm,如图 1( b) 所示. 图 1( c) 为尺寸较大( 100 ~ 200 μm) 过喷粉的扫描电镜形貌. 随着冷却速度的 增加,碳化物的析出得到抑制,一次枝晶的尺寸小于 10 μm,M2C 碳化物片层厚度为亚微米级,晶粒内部 为马氏体,晶界分布着残余奥氏体和 M2C 碳化物共 晶组织. 如图 1( d) 所示,随着冷却速度的进一步提 高,细过喷粉颗粒内部碳化物的析出进一步得到抑 制,看不到明显的碳化物网络,晶粒尺寸也进一步降 低,最大为 2 ~ 3 μm. 综上可以看出,冷却速度对材 料的显微组织有着显著影响. 图 2 的 X 射线衍射谱显示,铸态、沉积态和过 喷粉中的相组成一致,均由 M2 C、MC、α( δ) 和 γ 相 组成. 其中铸态组织的 M2C 含量最多,γ 相含量最 少; 过喷粉中碳化物的峰强相对铸态要小很多,证明 其碳化物含量少,而 γ 相峰强较高,含量较多. 综上 所述,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凝固过程中碳化物的析 出得到抑制,M3 高速钢组织中碳化物含量减小,奥 氏体中合金元素含量增加,Ms( 马氏体转变开始) 温 度降低,因而残余奥氏体的含量趋于增多[8--9]. 2. 2 喷射成形沉积坯的显微组织及碳化物热分解 2. 2. 1 沉积坯的显微组织及相形成分析 沉积坯试样 X 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其相组成为 M2C、MC、α 和 γ. 结合扫描电镜分析,如图 3( a) 所 ·794·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