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世纪创世说和不变论占统治地位时期 18~19世纪进化学说产生时期 19世纪以来进化论修正与发展时期 达尔文的进化论 达尔文进化学说形成的过程:1836年10月以前:自然神学自然观时期;1836年 10月至1838年9月:由自然神学自然观向演变论自然观转变:1838年10月到1844 年:自然选择理论形成时期;1844年至1858年:自然选择理论发展为完整的进化 理论 ●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内容:达尔文进化学说大体包含2部分内容:即达尔文不加改 变的接受前人进化学说的部分内容(主要是布丰和拉马克的某些观点)以及达尔 文创造的理论(主要是自然选择理论)和经过修改和发展前人和同时代人的某些 概念(如性状分歧、种形成、绝灭和系统发育等)。概括起来主要是:(1)变异和 遗传;(2)自然选择;(3)性状分歧、种形成、绝灭和系统树 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达尔文学说经历了2次大的修改,并且正经历第三次大修改。具体为: ●第一次:本世纪初魏斯曼( A Weismann)的“新达尔文主义”。清除了除“自然选 择”以外的庞杂内容,强调“自然选择”原理是达尔文学说的核心。 第二次:源于遗传学的发展而做的修改。主要对学说本身以及相关概念如适应概念、 物种概念等的修改,因为修改后新建立的新学说综合了生物学各学科的成就和多种 进化因素,故称为“现代综合论”。 正面临的第三次修改(主要是由古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所引起):主要内容 为:(1)古生物学证明大进化过程并非“匀速”、“渐变”的,而是“快速进化”与 “进化停滞”相间的。(2)大进化与分子进化都显示出相当大的随机性,自然选择 并非总是进化的主因。(3)遗传学的深入研究揭示出遗传系统本身具有某种进化功 能,进化过程中可能有内因的“驱动”和“导向 进化学说的主题 进化的动力是什么? 进化是否有一定方向? 进化的速度是否恒定?是渐进还是跳跃的? 分子进化中性论(由 Kimura ohta、King、 Jukes几乎同时提出) 主要论点是:在生物分子层次上的进化改变不是由自然选择作用于有利突变引起 的,而是在连续突变压之下由选择中性或非常接近中性的突变的随机固定造成的。 换句话说,分子中性论虽然承认自然选择在表型进化中的作用,但否认自然选择在 分子进化中的作用,认为生物大分子进化的主要因素是机会和突变压 主要论据是:(1)分子层次上的大多数变异选择是中性的;(2)蛋白质与核酸分子 的进化速率高而且相对恒定:(3)突变压在分子进化中的作用在最近的研究中得到 越来越多的证实;(4)按群体遗传学的数学模式计算出来的自然选择代价过高,不 符合实际情况。 新灾变说 基于集群绝灭具有周期性和地外天体撞击地球引起集群绝灭两大推论建立了新灾 变说。揭示了地球和生命史上造成生物进化不连续性的异常事件,纠正了传统地质 学和古生物学忽视地外因素对地球发展和生命进化影响的倾向,开阔了眼界和思 路。但是集群绝灭的周期性没有得到证实。z 中世纪创世说和不变论占统治地位时期 z 18~19 世纪进化学说产生时期 z 19 世纪以来进化论修正与发展时期 达尔文的进化论 z 达尔文进化学说形成的过程:1836 年 10 月以前:自然神学自然观时期;1836 年 10 月至 1838 年 9 月:由自然神学自然观向演变论自然观转变;1838 年 10 月到 1844 年:自然选择理论形成时期;1844 年至 1858 年:自然选择理论发展为完整的进化 理论。 z 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内容:达尔文进化学说大体包含 2 部分内容:即达尔文不加改 变的接受前人进化学说的部分内容(主要是布丰和拉马克的某些观点)以及达尔 文创造的理论(主要是自然选择理论)和经过修改和发展前人和同时代人的某些 概念(如性状分歧、种形成、绝灭和系统发育等)。概括起来主要是:(1)变异和 遗传;(2)自然选择;(3)性状分歧、种形成、绝灭和系统树。 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达尔文学说经历了 2 次大的修改,并且正经历第三次大修改。具体为: z 第一次:本世纪初魏斯曼(A.Weismann)的“新达尔文主义”。清除了除“自然选 择”以外的庞杂内容,强调“自然选择”原理是达尔文学说的核心。 z 第二次:源于遗传学的发展而做的修改。主要对学说本身以及相关概念如适应概念、 物种概念等的修改,因为修改后新建立的新学说综合了生物学各学科的成就和多种 进化因素,故称为“现代综合论”。 z 正面临的第三次修改(主要是由古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所引起):主要内容 为:(1)古生物学证明大进化过程并非“匀速”、“渐变”的,而是“快速进化”与 “进化停滞”相间的。(2)大进化与分子进化都显示出相当大的随机性,自然选择 并非总是进化的主因。(3)遗传学的深入研究揭示出遗传系统本身具有某种进化功 能,进化过程中可能有内因的“驱动”和“导向”。 进化学说的主题 z 进化的动力是什么? z 进化是否有一定方向? z 进化的速度是否恒定?是渐进还是跳跃的? 分子进化中性论(由 Kimura Ohta、King、Jukes 几乎同时提出) z 主要论点是:在生物分子层次上的进化改变不是由自然选择作用于有利突变引起 的,而是在连续突变压之下由选择中性或非常接近中性的突变的随机固定造成的。 换句话说,分子中性论虽然承认自然选择在表型进化中的作用,但否认自然选择在 分子进化中的作用,认为生物大分子进化的主要因素是机会和突变压。 z 主要论据是:(1)分子层次上的大多数变异选择是中性的;(2)蛋白质与核酸分子 的进化速率高而且相对恒定;(3)突变压在分子进化中的作用在最近的研究中得到 越来越多的证实;(4)按群体遗传学的数学模式计算出来的自然选择代价过高,不 符合实际情况。 新灾变说 z 基于集群绝灭具有周期性和地外天体撞击地球引起集群绝灭两大推论建立了新灾 变说。揭示了地球和生命史上造成生物进化不连续性的异常事件,纠正了传统地质 学和古生物学忽视地外因素对地球发展和生命进化影响的倾向,开阔了眼界和思 路。但是集群绝灭的周期性没有得到证实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