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秸秆废弃物产氢技术 齐泽亿15307130345 、技术原理 同传统的油气资源相比,氢能由于其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等优点, 直广受关注,但由于电解制取氢气等技术生产成本过于高,不利于 氢气被广泛利用。 利用有机废弃物在微生物发酵作用下产氢为废弃物合理利用和 廉价制取氢气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之路 微生物发酵产氢主要经过三个阶段:厌氧水解、产氢产酸和产甲 烷。发酵性细菌,产氢产乙酸菌,产甲烷菌三类细菌将共同作用。其 中,通过在酸性条件下抑制产甲烷阶段的进行,可以使得气体中的氢 气量达到60%以上 氢气来源于厌氧条件下EMP途径中的丙酮酸脱羧过程和丙酮酸甲 酸裂解产氢过程,同时糖酵素(E途径)形成的丙酮酸在乙酰辅酶 I(NADH)作用下通过不同途径形成丁酸、丙酸、乙酸等末等产物,同 时,多余的NADH在铁氧还蛋白酶作用下,通过NAD+/NADH平衡调节 产生一定量的氢。秸秆废弃物产氢技术 齐泽亿 15307130345 一、技术原理 同传统的油气资源相比,氢能由于其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等优点, 一直广受关注,但由于电解制取氢气等技术生产成本过于高,不利于 氢气被广泛利用。 利用有机废弃物在微生物发酵作用下产氢为废弃物合理利用和 廉价制取氢气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之路。 微生物发酵产氢主要经过三个阶段:厌氧水解、产氢产酸和产甲 烷。发酵性细菌,产氢产乙酸菌,产甲烷菌三类细菌将共同作用。其 中,通过在酸性条件下抑制产甲烷阶段的进行,可以使得气体中的氢 气量达到 60%以上。 氢气来源于厌氧条件下 EMP 途径中的丙酮酸脱羧过程和丙酮酸甲 酸裂解产氢过程,同时糖酵素(EMP 途径)形成的丙酮酸在乙酰辅酶 I(NADH)作用下通过不同途径形成丁酸、丙酸、乙酸等末等产物,同 时,多余的 NADH 在铁氧还蛋白酶作用下,通过 NAD+/NADH 平衡调节 产生一定量的氢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