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632 工程科学学报,第38卷,第11期 化,但峰值均有明显相对提升,尤其是在9000~17000 示轴向距离.等离子体最高温度均出现在阴极尖端附 K温度区间内.图4给出8kPa气压、不同氩氢摩尔比 近,从温度分布特点可以看出等离子体在阴极和阳极 条件下等离子体输运性质参数(黏度、热导率和电导 之间均形成明显的“L型”分布,与电弧实际形状基本 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4(a)所示,在等离子体 一致.模型中等离子温度变化趋势均为:在阴极尖端 体系中的氩氢原子电离前,不同氩氢摩尔比下黏度的 附近等离子体温度急剧升高,然后下降,最后在阳极附 数值差别不大.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发生电离后,黏度 近又有较大幅度上升,等离子体温度在阴极尖端附近 随氢气比例增多而明显相对降低,待温度高于15000K 达到最大.随着氢气比例增多,上游区域的高温等离 后无明显差异.图4()中热导率的第一个峰值区域 子体半径有逐渐减小的趋势,等离子体最高温度逐渐 对应氢分子解离的区间,第二个峰值是由于氢原子和 降低,但对基体的加热能力却逐渐增强,使基体上表面 氩原子发生一次电离引起.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氩氢 温度逐渐升高 摩尔比对热导率的影响同样较为显著,特别是在两个 2.3.2不同氩氢摩尔比下轴线上等离子体温度、电流 峰值温度区间,较大的氢气含量可以使等离子体的热 密度和速度分布 导率明显增大.从图4()中可以看出,当温度高于 图6(a)为不同氩氢摩尔比下直流电弧等离子体 18000K后,氢气所占比例增多使电导率明显相对 轴线位置温度分布.氩氢摩尔比对三个不同区域(上 升高. 游、中游和下游)的等离子体影响程度不同:靠近阴极 2.5人(a 位置的等离子温度随氢气比例增多明显相对降低,氩 ---ArH,=3:1 Ar:H,=2:1 氢摩尔比由3:1降至1:3过程中,等离子体最高温度由 m2.0 --Ar:H,=1:1 20600K逐渐降低至16800K,而且当氩氢摩尔比由2:1 1.5 -··ArH=2 -ArH,=13 降至1:2过程中温度降幅最为明显.其主要原因是随 1.0 着氩氢摩尔比降低,等离子体热导率逐渐升高,且氩氢 0.5 摩尔比在2:1与1:2之间变化时等离子体热导率增幅 最为明显。随着与阴极距离逐渐增大,不同氩氢摩尔 b --ArH,=3:1 比条件下等离子体温度差异逐渐减小.当靠近基体表 10 ArH,-2:1 --ArH,=11 面位置,因基体材料表面温度随氩氢摩尔比降低明显 -··ArH,=1:2 -AH,=1:3 升高,其热导率随表面温度升高而明显降低,等离子体 6 受到基体表面的冷却作用随氩氢摩尔比降低而明显减 弱,当氩氢摩尔比小于1:1后,等离子体温度随氩氢摩 尔比改变无明显相对变化 ArH,=3:1 由于受到壁面压缩作用,在阴极尖端附近中心电 A8日.=2:1 ArH=1:1 流密度最大,欧姆加热能力最强,因此如图6(b)所示, ”Al,=12 6 ·-ArH,=13 电流密度均在阴极尖端附近达到峰值,且随着逐渐靠 近基体表面而不断降低.这也正是不同氩氢摩尔比条 3 件下,等离子体最高温度均出现在阴极尖端位置的原 因.氢气比例增多使等离子体的热导率明显相对升 0 5000 1000015000 2000025000 30000 高,在周围冷气流作用下等离子放电通道会相应减小, 温度K 电弧电压也会相应提升.因此,氢气比例较高时电弧 图4气压为8kPa,不同氩氢摩尔比下等离子体体系的输运性质 主体部分电流密度相对较大.但在靠近基体表面的位 随温度变化.(a)黏度:(b)热导率:(c)电导率 置,氢气比例较高时等离子体电流密度的下降趋势明 Fig.4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transport coefficients of the 显加快,其主要是由于电弧整体上移趋势的影响. argon-hydrogen mixture at different argon-o-hydrogen mole ratios and a pressure of 8 kPa:(a)viscosity:(b)thermal conductivity:(c) 等离子体在阴极尖端位置附近发生明显膨胀,使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等离子体内能向动能转化.图6()显示了轴线上等 离子体最快流速仍在阴极尖端附近.当氢气比例较大 2.3氩氢摩尔比对氩一氢等离子体放电特征的影响 时,等离子体在阴极尖端附近具有最高的电流密度,而 2.3.1不同氩氢摩尔比下氩一氢等离子体放电区域 且氢气比例增多会使等离子体黏度大幅度相对降低 温度分布 因此,当氩氢摩尔比为1:3时,等离子体流速最大,其 图5展示了不同氩氢摩尔比条件下直流电弧等离 值接近1180ms,但仅出现在阴极尖端附近极小区 子体放电区域温度分布.图中「仍表示径向距离,z表 域.在等离子体中下游区域,等离子体流速明显降低.工程科学学报,第 38 卷,第 11 期 化,但峰值均有明显相对提升,尤其是在 9000 ~ 17000 K 温度区间内. 图 4 给出 8 kPa 气压、不同氩氢摩尔比 条件下等离子体输运性质参数( 黏度、热导率和电导 率) 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如图 4( a) 所示,在等离子体 体系中的氩氢原子电离前,不同氩氢摩尔比下黏度的 数值差别不大. 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发生电离后,黏度 随氢气比例增多而明显相对降低,待温度高于 15000 K 后无明显差异. 图 4( b) 中热导率的第一个峰值区域 对应氢分子解离的区间,第二个峰值是由于氢原子和 氩原子发生一次电离引起.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氩氢 摩尔比对热导率的影响同样较为显著,特别是在两个 峰值温度区间,较大的氢气含量可以使等离子体的热 导率明显增大. 从图 4 ( c) 中可以看出,当温度高于 18000 K 后,氢气所占比例增多使电导率明显相对 升高. 图 4 气压为 8 kPa,不同氩氢摩尔比下等离子体体系的输运性质 随温度变化. ( a) 黏度; ( b) 热导率; ( c) 电导率 Fig. 4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transport coefficients of the argon--hydrogen mixture at different argon-to-hydrogen mole ratios and a pressure of 8 kPa: ( a) viscosity; ( b) thermal conductivity; ( c)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2. 3 氩氢摩尔比对氩--氢等离子体放电特征的影响 2. 3. 1 不同氩氢摩尔比下氩--氢等离子体放电区域 温度分布 图 5 展示了不同氩氢摩尔比条件下直流电弧等离 子体放电区域温度分布. 图中 r 仍表示径向距离,z 表 示轴向距离. 等离子体最高温度均出现在阴极尖端附 近,从温度分布特点可以看出等离子体在阴极和阳极 之间均形成明显的“L 型”分布,与电弧实际形状基本 一致. 模型中等离子温度变化趋势均为: 在阴极尖端 附近等离子体温度急剧升高,然后下降,最后在阳极附 近又有较大幅度上升,等离子体温度在阴极尖端附近 达到最大. 随着氢气比例增多,上游区域的高温等离 子体半径有逐渐减小的趋势,等离子体最高温度逐渐 降低,但对基体的加热能力却逐渐增强,使基体上表面 温度逐渐升高. 2. 3. 2 不同氩氢摩尔比下轴线上等离子体温度、电流 密度和速度分布 图 6( a) 为不同氩氢摩尔比下直流电弧等离子体 轴线位置温度分布. 氩氢摩尔比对三个不同区域( 上 游、中游和下游) 的等离子体影响程度不同: 靠近阴极 位置的等离子温度随氢气比例增多明显相对降低,氩 氢摩尔比由 3∶ 1降至 1∶ 3过程中,等离子体最高温度由 20600 K 逐渐降低至 16800 K,而且当氩氢摩尔比由2∶ 1 降至 1∶ 2过程中温度降幅最为明显. 其主要原因是随 着氩氢摩尔比降低,等离子体热导率逐渐升高,且氩氢 摩尔比在 2∶ 1与 1∶ 2之间变化时等离子体热导率增幅 最为明显. 随着与阴极距离逐渐增大,不同氩氢摩尔 比条件下等离子体温度差异逐渐减小. 当靠近基体表 面位置,因基体材料表面温度随氩氢摩尔比降低明显 升高,其热导率随表面温度升高而明显降低,等离子体 受到基体表面的冷却作用随氩氢摩尔比降低而明显减 弱,当氩氢摩尔比小于 1∶ 1后,等离子体温度随氩氢摩 尔比改变无明显相对变化. 由于受到壁面压缩作用,在阴极尖端附近中心电 流密度最大,欧姆加热能力最强,因此如图 6( b) 所示, 电流密度均在阴极尖端附近达到峰值,且随着逐渐靠 近基体表面而不断降低. 这也正是不同氩氢摩尔比条 件下,等离子体最高温度均出现在阴极尖端位置的原 因. 氢气比例增多使等离子体的热导率明显相对升 高,在周围冷气流作用下等离子放电通道会相应减小, 电弧电压也会相应提升. 因此,氢气比例较高时电弧 主体部分电流密度相对较大. 但在靠近基体表面的位 置,氢气比例较高时等离子体电流密度的下降趋势明 显加快,其主要是由于电弧整体上移趋势的影响. 等离子体在阴极尖端位置附近发生明显膨胀,使 等离子体内能向动能转化. 图 6( c) 显示了轴线上等 离子体最快流速仍在阴极尖端附近. 当氢气比例较大 时,等离子体在阴极尖端附近具有最高的电流密度,而 且氢气比例增多会使等离子体黏度大幅度相对降低. 因此,当氩氢摩尔比为 1∶ 3时,等离子体流速最大,其 值接近 1180 m·s - 1 ,但仅出现在阴极尖端附近极小区 域. 在等离子体中下游区域,等离子体流速明显降低. ·163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