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使用) 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卫生部规划教材《生物化 学》(第七版,查锡良主编)制定的。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生物体、特别是人体内主要的物质组成、化学 变化(代谢)及其调节,以及它们与机能的关系,了解遗传信息及其传递规律,为 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生物化学教学时数为96学时,其中理论66学时,实验课30学时。周学时6, 学分6分。 1.课程类别 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闸明生命现象的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及其它医学 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现代的生化理论和技术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 2.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内容主要为四大部分,即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 节、遗传信息传递和专题篇。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不断发展与其应用范围日 益扩大的实际考虑,根据国家教委对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教学要求的精神,为密 切结合教学需要,本课程参考现行学时数主要介绍和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几方面内 容: (1)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及酶等)的分子结构、主要理化性质, 并在分子水平上阐述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物质代谢(包括糖类、脂类、氨基酸及核甘酸)的代谢变化,重点阐述 主要代谢途径、生物氧化与能量转换、代谢途径间的联系以及代谢调节原理及规 律。 (3)遗传信息的传递(包括复制、转录、翻译、基因表达调控、基因重组 及基因工程)重点阐述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所需的酶及蛋白质因子,原核与真核 生物在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异同。 (4)专趣篇中主要介绍细胞信息传递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