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生化法名词解释 1,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就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氧化有机物的功能并采用一定 的人工措施,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环境,使微生物大量增殖, 以提高其分解氧化有机物效率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2,活性污泥:向生活污水中注入空气进行曝气,在污水中形成的一种呈黄褐色 的絮凝体。这种絮凝体主要是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所构成,它易于沉淀, 与水分离,并使污水得到净化、澄清。这种絮凝体就被称为“活性污泥”。 3,混合液:由污水、回流污泥和空气互相混合形成的液体,称为混合液。 4,化学需氧量(COmg/1):化学需氧量表示利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 氧量。 5,生化需氧量( BODsmg/1):生化需氧量表示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于微生物(主 要是细菌)的活动,可降解的有机物稳定化所需要的氧量。 6,污泥沉降比(SV):指曝气池中混合液沉淀30分钟后,沉淀污泥与混合液的 体积比(以%表示)因为活性污泥在沉淀30分钟后一般可接近它的最大密度 当活性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良好时,污泥沉降比的大小,可以反应曝气池 正常运行时的污泥数量 污泥浓度(MLSS):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所含悬浮固体的重量。(单位: 8,污泥体积指数(SⅥI):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分钟沉淀后一克干污泥所占的体 积(单位:m1/g),单位可省略。 9,沉降比(SV)与污泥体积指数(SⅥI)及污泥浓度(MS,g/)之间的关系: SVI=SV×10/MLSS。 10.溶解氧(DO,mg/1):指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氧量。一般控制在2-4mg/l。 11,污泥回流比(R):回流污泥量是从二沉池补充到曝气池的污泥量,回流比是 回流污泥量与入流污水量之比。R=回流污泥量/入流污水量,一般用%表示。1 生化法名词解释 1,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就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氧化有机物的功能并采用一定 的人工措施,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环境,使微生物大量增殖, 以提高其分解氧化有机物效率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2,活性污泥:向生活污水中注入空气进行曝气,在污水中形成的一种呈黄褐色 的絮凝体。这种絮凝体主要是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所构成,它易于沉淀, 与水分离,并使污水得到净化、澄清。这种絮凝体就被称为“活性污泥”。 3,混合液:由污水、回流污泥和空气互相混合形成的液体,称为混合液。 4,化学需氧量(CODmg/l):化学需氧量表示利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 氧量。 5,生化需氧量(BOD5mg/l):生化需氧量表示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于微生物(主 要是细菌)的活动,可降解的有机物稳定化所需要的氧量。 6,污泥沉降比(SV):指曝气池中混合液沉淀 30 分钟后,沉淀污泥与混合液的 体积比(以%表示)。因为活性污泥在沉淀 30 分钟后一般可接近它的最大密度。 当活性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良好时,污泥沉降比的大小,可以反应曝气池 正常运行时的污泥数量。 7,污泥浓度(MLSS):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所含悬浮固体的重量。(单位: mg/l) 8,污泥体积指数(SVI):指曝气池混合液经 30 分钟沉淀后一克干污泥所占的体 积(单位:ml/g),单位可省略。 9,沉降比(SV)与污泥体积指数(SVI)及污泥浓度(MLSS,g/l)之间的关系: SVI=SV×10/MLSS。 10.溶解氧(DO,mg/l):指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氧量。一般控制在 2-4mg/l。 11,污泥回流比(R):回流污泥量是从二沉池补充到曝气池的污泥量,回流比是 回流污泥量与入流污水量之比。R=回流污泥量/入流污水量,一般用%表示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