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棉花黄萎病 Cotton Verticillium Wilt 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也是全国农业植物检疫对象之一。从1891年 美国首次发现到如今,已遍布世界各主要产棉区。我国于1935年在由美国引进斯字棉时传 入,后随棉种调运不断扩大。1973年普查,全国枯、黄萎病发生面积36.98万hm2,占统计 棉田的10%:1977年发展为5724万hm2,占统计棉田的1212%:1979年增至71.17万hm2, 占统计棉田的182%;1982年扩展到1482万hm2,占当年植棉面积的3126%;其中纯黄萎 病田面积13万hm2,占病田面积的87%;截止20世纪80年代末,棉花黄萎病已遍及全国 18个省、市、自治区的478个县(市)。进入90年代,黄萎病扩展速度更快,尤其1993 1995和1996年连续3年在全国范围内连续大发生,有些重病田病株率高达80%90%,并 出现成片病株落叶成光秆的棉田,损失相当严重。据估计,我国棉花黄萎病的发生面积每年 大约为2667万hm2,占全国植棉面积的一半,重病田133万hm2,每年损失皮棉约为200 万担。黄萎病为害棉花造成的损失程度因症状类型、发病早晩及受害程度而不同,现蕾开花 期发病损失率可达70.9%888%;盛花期发病损失率为41.6%48.6%,落叶型和急性萎蔫型 黄萎病株易死亡,损失更重;棉花黄萎病已成为我国棉花持续髙产稳产的主要障碍 症状 槐吴墨病中期病叶 棉黄墨病初期病叶棉花黄萎病 Cotton Verticillium Wilt 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也是全国农业植物检疫对象之一。从 1891 年 美国首次发现到如今,已遍布世界各主要产棉区。我国于 1935 年在由美国引进斯字棉时传 入,后随棉种调运不断扩大。1973 年普查,全国枯、黄萎病发生面积 36.98 万 hm2,占统计 棉田的 10%;1977 年发展为 57.24 万 hm2,占统计棉田的 12.12%;1979 年增至 71.17 万 hm2 , 占统计棉田的 18.2%;1982 年扩展到 148.2 万 hm2,占当年植棉面积的 31.26%;其中纯黄萎 病田面积 13 万 hm2 ,占病田面积的 8.7%;截止 20 世纪 80 年代末,棉花黄萎病已遍及全国 18 个省、市、自治区的 478 个县(市)。进入 90 年代,黄萎病扩展速度更快,尤其 1993、 1995 和 1996 年连续 3 年在全国范围内连续大发生,有些重病田病株率高达 80%~90%,并 出现成片病株落叶成光秆的棉田,损失相当严重。据估计,我国棉花黄萎病的发生面积每年 大约为 266.7 万 hm2,占全国植棉面积的一半,重病田 133.3 万 hm2 ,每年损失皮棉约为 200 万担。黄萎病为害棉花造成的损失程度因症状类型、发病早晚及受害程度而不同,现蕾开花 期发病损失率可达 70.9%~88.8%;盛花期发病损失率为 41.6%~48.6%,落叶型和急性萎蔫型 黄萎病株易死亡,损失更重;棉花黄萎病已成为我国棉花持续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 症状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