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D.包括神经和腺体 E.包括神经、肌肉和腺体 31.可兴奋组织受刺激而兴奋时的共同表现是产生 A.动作电位B.局部电位C.收缩D.分泌E.收缩和分泌 *32.将一对刺激电极置于神经轴突外表面,当通以直流电刺激时,兴奋 A.发生于刺激电极正极处 B.发生于刺激电极负极处 C.同时发生于两个刺激电极处 D.在两个刺激电极处均不发生 E.先发生于正极处,后发生于负极处 33.细胞内侧负电位值由静息电位水平加大的过程称为 A.去极化 B.超极化C.复极化 D.超射 E.极化 34.神经细胞在发生一次动作电位的全过程中,Na的电化学驱动力 A.持续增大 B.持续减小 C.由大变小而后恢复 D.由小变大而后恢复 E.没有变化 35.假定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为-70mV,Na平衡电位为+60mV,则Na的电化学驱动力为 A.-130 mV B.-80 mV C.-10 mV D.+10 mV E.+130mV 36.骨骼肌终板膜上ACh受体阳离子通道与ACh结合而使Na内流远大于K外流,是因为 A.ACh受体阳离子通道对Na通透性远大于K B.细胞膜两侧Na浓度差远大于K浓度差 C.Na的电化学驱动力远大于K的电化学驱动力 D.Na平衡电位距离静息电位较近 E.K平衡电位距离静息电位较远 37.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去极相中,膜电位值超过0V的部分称为 A.去极化B.超极化C.复极化 D.超射 E.极化 38.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去极相中,膜内外两侧电位发生倒转,称为 A.去极化B.复极化 C.超极化 D.反极化 E.极化 39.下列关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复极相形成机制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仅因Na通道失活所致 B.仅因K通道激活所致 C.由Na通道失活和K通道激活共同引起 D.仅因CI通道激活所致 E.由K通道和C通道一同激活所致 *40.将神经细胞由静息电位水平突然上升并固定到0V水平时 A.先出现内向电流,而后逐渐变为外向电流 1616 D. 包括神经和腺体 E. 包括神经、肌肉和腺体 31. 可兴奋组织受刺激而兴奋时的共同表现是产生 A. 动作电位 B. 局部电位 C. 收缩 D. 分泌 E. 收缩和分泌 *32. 将一对刺激电极置于神经轴突外表面,当通以直流电刺激时,兴奋 A. 发生于刺激电极正极处 B. 发生于刺激电极负极处 C. 同时发生于两个刺激电极处 D. 在两个刺激电极处均不发生 E. 先发生于正极处,后发生于负极处 33. 细胞内侧负电位值由静息电位水平加大的过程称为 A. 去极化 B. 超极化 C. 复极化 D. 超射 E. 极化 34. 神经细胞在发生一次动作电位的全过程中,Na+ 的电化学驱动力 A. 持续增大 B. 持续减小 C. 由大变小而后恢复 D. 由小变大而后恢复 E. 没有变化 35. 假定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为−70 mV,Na+ 平衡电位为+60 mV,则 Na+ 的电化学驱动力为 A. −130 mV B. −80 mV C. −10 mV D. +10 mV E. +130 mV 36. 骨骼肌终板膜上 ACh 受体阳离子通道与 ACh 结合而使 Na+ 内流远大于 K+ 外流,是因为 A. ACh 受体阳离子通道对 Na+ 通透性远大于 K+ B. 细胞膜两侧 Na+ 浓度差远大于 K+ 浓度差 C. Na+ 的电化学驱动力远大于 K+ 的电化学驱动力 D. Na+ 平衡电位距离静息电位较近 E. K+ 平衡电位距离静息电位较远 37.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去极相中,膜电位值超过 0 mV 的部分称为 A. 去极化 B. 超极化 C. 复极化 D. 超射 E. 极化 38.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去极相中,膜内外两侧电位发生倒转,称为 A. 去极化 B. 复极化 C. 超极化 D. 反极化 E. 极化 39. 下列关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复极相形成机制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仅因 Na+ 通道失活所致 B. 仅因 K+ 通道激活所致 C. 由 Na+ 通道失活和 K+ 通道激活共同引起 D. 仅因 Cl− 通道激活所致 E. 由 K+ 通道和 Cl− 通道一同激活所致 *40. 将神经细胞由静息电位水平突然上升并固定到 0 mV 水平时 A. 先出现内向电流,而后逐渐变为外向电流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