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遗留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冬或越夏。温湿度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 囊盘和子囊孢子。成熟后子囊孢子弹射散发,并随气流传播,侵染衰老的叶片和凋落的花瓣, 通过菌丝扩展,逐渐向健康的茎杆或邻近的植株蔓延。田间的再侵染主要是靠病健植株或组 织相互接触,病部长出白色绵毛状菌丝体,发病后期在病部形成菌核越冬。北方地区病菌菌 核萌发时期在3~5月份 温度20℃左右,相对湿度85%以上,有利于病菌发育,发病重:相对湿度在70%以下, 发病较轻。因此,多雨的早春和晩秋易引起菌核病流行。此外,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田间 通透性差等,往往发病重。十字花科、豆科、茄科等蔬菜连作利于病害发生。 病害控制 应采取加强栽培管理、进行种子处理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无病种子及种子处理从无病株上采种,汰除混杂在种子中的菌核及病残屑 播种前,用10%盐水或10%~20%硫酸铵选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播种。 2.加强栽培管理有条件的地区,可与水稻或其他禾本科作物实行隔年轮作。菜株收 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在菌核产生子囊盘的盛期中耕一次。及时淸除植株下部的老叶、病叶, 以利于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采用行间撒施药土或喷洒药液的办法进行防治。药剂有:5% 氯硝铵、50%氯硝铵、20%甲基立枯磷、40%多·硫悬浮剂、70%甲基硫菌灵、50%扑海因 50%速克灵、50%菌核净等,隔10d喷1次,连续2~3次。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遗留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冬或越夏。温湿度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 囊盘和子囊孢子。成熟后子囊孢子弹射散发,并随气流传播,侵染衰老的叶片和凋落的花瓣, 通过菌丝扩展,逐渐向健康的茎杆或邻近的植株蔓延。田间的再侵染主要是靠病健植株或组 织相互接触,病部长出白色绵毛状菌丝体,发病后期在病部形成菌核越冬。北方地区病菌菌 核萌发时期在 3~5 月份。 温度 20℃左右,相对湿度 85%以上,有利于病菌发育,发病重;相对湿度在 70%以下, 发病较轻。因此,多雨的早春和晚秋易引起菌核病流行。此外,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田间 通透性差等,往往发病重。十字花科、豆科、茄科等蔬菜连作利于病害发生。 病害控制 应采取加强栽培管理、进行种子处理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无病种子及种子处理 从无病株上采种,汰除混杂在种子中的菌核及病残屑。 播种前,用 10%盐水或 10%~20%硫酸铵选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播种。 2.加强栽培管理 有条件的地区,可与水稻或其他禾本科作物实行隔年轮作。菜株收 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在菌核产生子囊盘的盛期中耕一次。及时清除植株下部的老叶、病叶, 以利于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采用行间撒施药土或喷洒药液的办法进行防治。药剂有:5% 氯硝铵、50%氯硝铵、20%甲基立枯磷、40%多·硫悬浮剂、70%甲基硫菌灵、50%扑海因、 50%速克灵、50%菌核净等,隔 10d 喷 1 次,连续 2~3 次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