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审美心理,中国古代末尝没有悲剧意识,《晚明的戏曲批评》一章中设专节探讨晚明戏曲批评中的悲剧意识,挖掘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悲剧意识的滥觞,并阐述中国戏剧及戏剧理论中表达悲剧意识的特殊方式。小说批评理论部 分,作者仔细辨析"忠义"这一范畴,发现李贽和叶昼小说批评思想的区别之处:李贽的忠义偏于"忠¨,虽偏至而又 不失兼顾;而叶昼的忠义"就仅仅偏于"义”,不再兼顾两者。这样的分析使人清晰地看出叶昼对李贽小说批评思想 的修正轨迹 本书的一大特点是拓展了明代文学批评的硏究领域,重视对通俗文学理论批评的研究,对素被忽视的传奇小说、小 品文、民歌、时调、笑话等的批评文学,都给予了一定的评述。不仅对李梦阳、李开先、冯梦龙、王骥徳等批评大 家的有关言论和观点加以详述,而且还发掘出诸如卓珂月、陈宏绪、三台山人等以前从未被人留意过的批评小家, 将明代通俗文学批评的全貌展示出来 (六)、《清代卷》 本卷由邬国平先生和王镇远先生执笔 清代前中期,是传统学术文化总结和集大成的时期。几乎前代所有的文学批评观念和流派,在这-时期都被重新提 出来过,当然在清代学术背景中,其文学批评也有新的发展。本卷将清代文学批评分为明清之际、前期和中期三个 阶段,以分体批评为纲,以批评家、批评流派和批评论著为目,凡这时期岀现的重要文学理论在本书都得到了比较 详明的介绍 明凊之交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转型期,也是文学批评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较为复杂,革新与继承交错 掺杂,远非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三大家所能涵盖得了。本书将视野从“三大家拓展开来,分别展开论述"明清之际 思想家的文学批评"、"明凊之际文人的诗文批评、“明清之际戏曲小说批评大师¨,将明清换代之际文学批评承转关 系清楚地描述出来。 清代学术以乾嘉汉学为代表,由于乾嘉学者主要精力在于经、史、子的研究,过去研究批评史很少注意他们的文论 思想。其实,他们在经史研究中也表达各自的文论观念,而且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本书则花大力气阐发乾嘉 汉学家的文学思想,这为本书的一个亮点。 著者还适当地把清代文学批评观念与西方当代某些文艺理论方法加以相互参照,辨别异同。在阐述常州词论“有寄 托入,无寄托出",“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等思想时,将他们与接受美学相参照,揭示常州词派理论重视读者 作用的特点。 (七)、《近代卷》 本卷由黄霖先生独立撰写。本卷曾单独获得国家教委“全国髙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硏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本书在近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生变革的大背景中,详细考察近代诗文、小说、戏曲批评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梳理 出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新变"的历史步骤和发展趋势,揭示了近代文学批评上承古代文学批评、下启五四新文化 运动文艺思想的总体特点。著者抓住近代文学批评最基本的特征变",从时段上揭出近代文学批评史的发展分为两 个时期,一为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是"近代文学观念的始变萌芽期”,是传统文学观念产生渐变的时期;二为“维新 变法到五四运动,这是近代文学观念的突变完成期,宣告了旧的文论体系的终结、新的文论体系开始建立。 本书的体例结构安排也切合近代文学批评变的特征。"近代文学观念的始变萌芽期'的几章,承续《通史》前几卷 的惯例,分体阐述传统诗文批评、词论、小说论、戏剧论。近代文学观念"突变完成期'的几章专题论述太平天国的 文化政策及洪仁玕、梁启超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文学革新运动ˆ、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诗文理论"、“中国文学史 学"、“王国维的文学批评的现代性。其中“中国文学史学是首次被纳入到批评史的研究范围 过去研究近代文学批评过于受制于政治因素,往往从政治立场来判定文学思想。本书著者则确立文学本位的研究立 场,如对刘师培的文学观和史学观的分析,并不因人废文,而是客观地评价他在硏究和撰著中国文学史方面的成 就。对太平天国的文化政策的认识,以往论者常受政治因素影响,作出过高评价,而本书却指出,太平天国的文化 政策呈现出一种狭隘的、宗教的、封建的色彩,故不能对它的所谓革命性估价过高。这些都是拋开成见、独立思考 而作出的更为公允的论断 门王元化《把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推向了新水平》,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凹2]程干帆《根深叶茂体大思精》,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3甲斐胜二(日)《继承传统独领风骚》,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阿4]张文勋《系统性、丰富性、理论性——读<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 期。 阿5]张少康《祝贺<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的出版——兼谈中国文学批评史编写的几个问题》,载《复旦学报(社会科 学版)》,1996年第6期。审美心理,中国古代未尝没有悲剧意识,《晚明的戏曲批评》一章中设专节探讨晚明戏曲批评中的悲剧意识,挖掘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悲剧意识的滥觞,并阐述中国戏剧及戏剧理论中表达悲剧意识的特殊方式。小说批评理论部 分,作者仔细辨析“忠义”这一范畴,发现李贽和叶昼小说批评思想的区别之处:李贽的“忠义”偏于“忠”,虽偏至而又 不失兼顾;而叶昼的“忠义”就仅仅偏于“义”,不再兼顾两者。这样的分析使人清晰地看出叶昼对李贽小说批评思想 的修正轨迹。 本书的一大特点是拓展了明代文学批评的研究领域,重视对通俗文学理论批评的研究,对素被忽视的传奇小说、小 品文、民歌、时调、笑话等的批评文学,都给予了一定的评述。不仅对李梦阳、李开先、冯梦龙、王骥德等批评大 家的有关言论和观点加以详述,而且还发掘出诸如卓珂月、陈宏绪、三台山人等以前从未被人留意过的批评小家, 将明代通俗文学批评的全貌展示出来。 (六)、《清代卷》 本卷由邬国平先生和王镇远先生执笔。 清代前中期,是传统学术文化总结和集大成的时期。几乎前代所有的文学批评观念和流派,在这一时期都被重新提 出来过,当然在清代学术背景中,其文学批评也有新的发展。本卷将清代文学批评分为明清之际、前期和中期三个 阶段,以分体批评为纲,以批评家、批评流派和批评论著为目,凡这时期出现的重要文学理论在本书都得到了比较 详明的介绍。 明清之交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转型期,也是文学批评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较为复杂,革新与继承交错 掺杂,远非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三大家所能涵盖得了。本书将视野从“三大家”拓展开来,分别展开论述“明清之际 思想家的文学批评”、“明清之际文人的诗文批评”、“明清之际戏曲小说批评大师”,将明清换代之际文学批评承转关 系清楚地描述出来。 清代学术以乾嘉汉学为代表,由于乾嘉学者主要精力在于经、史、子的研究,过去研究批评史很少注意他们的文论 思想。其实,他们在经史研究中也表达各自的文论观念,而且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本书则花大力气阐发乾嘉 汉学家的文学思想,这为本书的一个亮点。 著者还适当地把清代文学批评观念与西方当代某些文艺理论方法加以相互参照,辨别异同。在阐述常州词论“有寄 托入,无寄托出”,“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等思想时,将他们与接受美学相参照,揭示常州词派理论重视读者 作用的特点。 (七)、《近代卷》 本卷由黄霖先生独立撰写。本卷曾单独获得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本书在近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生变革的大背景中,详细考察近代诗文、小说、戏曲批评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梳理 出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新变”的历史步骤和发展趋势,揭示了近代文学批评上承古代文学批评、下启“五四”新文化 运动文艺思想的总体特点。著者抓住近代文学批评最基本的特征“变”,从时段上揭出近代文学批评史的发展分为两 个时期,一为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是“近代文学观念的始变萌芽期”,是传统文学观念产生渐变的时期;二为“维新 变法”到“五四”运动,这是近代文学观念的“突变完成期”,宣告了旧的文论体系的终结、新的文论体系开始建立。 本书的体例结构安排也切合近代文学批评“变”的特征。“近代文学观念的始变萌芽期”的几章,承续《通史》前几卷 的惯例,分体阐述传统诗文批评、词论、小说论、戏剧论。近代文学观念“突变完成期”的几章专题论述“太平天国的 文化政策及洪仁玕”、“梁启超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文学革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诗文理论”、“中国文学史 学”、“王国维的文学批评的现代性”。其中“中国文学史学”是首次被纳入到批评史的研究范围。 过去研究近代文学批评过于受制于政治因素,往往从政治立场来判定文学思想。本书著者则确立文学本位的研究立 场,如对刘师培的文学观和史学观的分析,并不因人废文,而是客观地评价他在研究和撰著中国文学史方面的成 就。对太平天国的文化政策的认识,以往论者常受政治因素影响,作出过高评价,而本书却指出,太平天国的文化 政策呈现出一种狭隘的、宗教的、封建的色彩,故不能对它的所谓革命性估价过高。这些都是抛开成见、独立思考 而作出的更为公允的论断。 [1] 王元化《把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推向了新水平》,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2] 程千帆《根深叶茂 体大思精》,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3] 甲斐胜二(日)《继承传统 独领风骚》,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4] 张文勋《系统性、丰富性、理论性——读<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 期。 [5] 张少康《祝贺<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的出版——兼谈中国文学批评史编写的几个问题》,载《复旦学报(社会科 学版)》,1996年第6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