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对于已办理出库手续的货物,亦不在盘点之列,需运到配送区域。 3)整理货物堆垛,货架以及其间的货物,使之整齐有序,以便清点 4)检查计量器具,使其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三)技术准备 对货物名称、品种、规格等的分类要统一口径,以账目记载为准,避免因技术概念不准 确导致盘点结果发生错误。 (四)计数方法 盘点时所用的计数方法必须与货物入库验收时的计数方法一致,如计件、检斤、检尺换 算重量或体积等 (五)盘点作业方法 盘点方法有两种:账面盘点和现货盘点。 5.4.2盘点结果的处理 (一)盘点出现盈亏的原因分析 1.货物入库登记账卡时看错数字 2.运转途中发生的损耗在入库检查中未被发现 3.盘点时计算有误,或计算方法不符 4.由货物本身的情况而产生的自然损耗 5.因气候或温湿度影响而发生腐蚀、硬化、变质、生锈、发霉等导致货物失去原有使 用价值而发生数量短缺; 6.液体货物容器破损而损耗 7.包装或分割出库时发生错误使数量短缺 8.衡器、量具不准或使用方法不当引起数量错误。 (二)盘点结果的评价 1.盘点数量误差。其计算公式为 盘点数量误差=实际库存数一账面库存数 (5-1) 2.盘点数量误差率。其计算公式为: 盘点数量误差率 盘点数量误差 实际库存数(5-2) 3.盘点品项误差率。其计算公式为: 盘点品项误差率=盘点误差品项数÷盘点实际品项数(5-3) 4.平均每件差品金额。其计算公式为 平均每件差品金额 盘点误差金额÷盘点误差量(5-4) 5.盘点次数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盘点次数比率 盘点误差次数 盘点执行次数 6.平均每品项盘差次数率。其计算公式为2)对于已办理出库手续的货物,亦不在盘点之列,需运到配送区域。 3)整理货物堆垛,货架以及其间的货物,使之整齐有序,以便清点。 4)检查计量器具,使其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三)技术准备 对货物名称、品种、规格等的分类要统一口径,以账目记载为准,避免因技术概念不准 确导致盘点结果发生错误。 (四)计数方法 盘点时所用的计数方法必须与货物入库验收时的计数方法一致,如计件、检斤、检尺换 算重量或体积等。 (五)盘点作业方法 盘点方法有两种:账面盘点和现货盘点。 5.4.2 盘点结果的处理 (一)盘点出现盈亏的原因分析 1. 货物入库登记账卡时看错数字; 2. 运转途中发生的损耗在入库检查中未被发现; 3. 盘点时计算有误,或计算方法不符; 4. 由货物本身的情况而产生的自然损耗; 5. 因气候或温湿度影响而发生腐蚀、硬化、变质、生锈、发霉等导致货物失去原有使 用价值而发生数量短缺; 6. 液体货物容器破损而损耗; 7. 包装或分割出库时发生错误使数量短缺; 8. 衡器、量具不准或使用方法不当引起数量错误。 (二)盘点结果的评价 1. 盘点数量误差。其计算公式为: 盘点数量误差 = 实际库存数 - 账面库存数 (5―1) 2. 盘点数量误差率。其计算公式为: 盘点数量误差率 = 盘点数量误差 ÷ 实际库存数 (5―2) 3. 盘点品项误差率。其计算公式为: 盘点品项误差率 = 盘点误差品项数÷ 盘点实际品项数 (5―3) 4. 平均每件差品金额。其计算公式为: 平均每件差品金额 = 盘点误差金额 ÷ 盘点误差量 (5―4) 5. 盘点次数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盘点次数比率 = 盘点误差次数 ÷ 盘点执行次数 (5―5) 6. 平均每品项盘差次数率。其计算公式为: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