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一是新政权建立初期。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苏俄国家权力机关宜布 土地国有。1918年颁布《土地法令》,随即又颁布工业国有化令。不久,又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发布一系列法令。其特征是对生产、交换和分配高度集中管 理。实行“总局制”,国家设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和若干委员会、管理局、生 产部等专业管理机构,对生产和分配实行直接的物资和产品管理。同时,又设立 普遍劳动义务制总委员会,实行强制性的劳动动员和分配。一切按计划供应。取 消货币工资,采取免费提供食品、住房、水电。这是一种取消货币、商品和劳动 自由流动为特征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这一时期的苏俄经济大幅度下降 以致通货膨胀,食品和其它生活必须品奇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1921年开 始,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小范围私人企业存在,改进商品货币关系, 实行经济核算,并以租让、租借形式发展资本主义。1922年颁布《民法典》,同 年又制定《集体农庄法》和《劳动法》,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1923年颁布 《国家工业托拉斯条例》,利用市场手段开展商业活动。这些政策和措施曾使苏 联经济获得好转。 二是工业化建设时期。这一时期苏联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以优先发展重工业 为核心。实行全面的工业化建设。并以加强国营企业和发展集体农庄为主导。为 了配合工业化建设,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法规。影响较大的有1927年修订的《托 拉斯条例》,这是规范国有企业组织和活动的基本法。同时,颁布了《关于集体 农庄的决议》,规定企业用合同落实国家分配计划。1929年颁布关于农产品预购 合同的法律和关于组织托拉斯机站的决议。将农业纳入国民经济的轨道。1930 年至1931年,苏联实行信贷改革。由银行信贷,银行结算取代企业间的商业信 贷。30年代初正式建立集体农庄制度,强化了农业的集中生产和管理。加强农 产品的计划分配。1931年颁布的《关于国家联合企业、托拉斯和其他经济组织 的流转手段的决议》。把国家计划作为强制性的手段提到相当于法律的地位。苏 联人民委员会为此颁布《关于订立1933年年度合同》和《关于订立1934年合同》 的决议。从此,苏联奠定了计划经济的牢固基础,并作为一种经济体制固定下来。 1936年,斯大林宣布社会主义已在苏联建成,制定苏联宪法,肯定计划经济是 建成社会主义的最好模式。 苏联曾经历4年的卫国战争,有人把这个战争经历分作一个时期。作为国家 11 11 一是新政权建立初期。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苏俄国家权力机关宣布 土地国有。1918 年颁布《土地法令》,随即又颁布工业国有化令。不久,又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发布一系列法令。其特征是对生产、交换和分配高度集中管 理。实行“总局制”,国家设立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和若干委员会、管理局、生 产部等专业管理机构,对生产和分配实行直接的物资和产品管理。同时,又设立 普遍劳动义务制总委员会,实行强制性的劳动动员和分配。一切按计划供应。取 消货币工资,采取免费提供食品、住房、水电。这是一种取消货币、商品和劳动 自由流动为特征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这一时期的苏俄经济大幅度下降, 以致通货膨胀,食品和其它生活必须品奇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 1921 年开 始,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小范围私人企业存在,改进商品货币关系, 实行经济核算,并以租让、租借形式发展资本主义。1922 年颁布《民法典》,同 年又制定《集体农庄法》和《劳动法》,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1923 年颁布 《国家工业托拉斯条例》,利用市场手段开展商业活动。这些政策和措施曾使苏 联经济获得好转。 二是工业化建设时期。这一时期苏联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以优先发展重工业 为核心。实行全面的工业化建设。并以加强国营企业和发展集体农庄为主导。为 了配合工业化建设,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法规。影响较大的有 1927 年修订的《托 拉斯条例》,这是规范国有企业组织和活动的基本法。同时,颁布了《关于集体 农庄的决议》,规定企业用合同落实国家分配计划。1929 年颁布关于农产品预购 合同的法律和关于组织托拉斯机站的决议。将农业纳入国民经济的轨道。1930 年至 1931 年,苏联实行信贷改革。由银行信贷,银行结算取代企业间的商业信 贷。30 年代初正式建立集体农庄制度,强化了农业的集中生产和管理。加强农 产品的计划分配。1931 年颁布的《关于国家联合企业、托拉斯和其他经济组织 的流转手段的决议》。把国家计划作为强制性的手段提到相当于法律的地位。苏 联人民委员会为此颁布《关于订立 1933 年年度合同》和《关于订立 1934 年合同》 的决议。从此,苏联奠定了计划经济的牢固基础,并作为一种经济体制固定下来。 1936 年,斯大林宣布社会主义已在苏联建成,制定苏联宪法,肯定计划经济是 建成社会主义的最好模式。 苏联曾经历 4 年的卫国战争,有人把这个战争经历分作一个时期。作为国家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