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6★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右图表示三种 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 有 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 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 曲线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 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 (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 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 倍。(能量传递 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解析:(1)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和生活资源是有限的,人口的剧増必然带来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短缺,反过来, 这些变化又会限制人口的增长,如果环境持续恶化下去,人口甚至会减少。 (2)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个生物种群,符合种群的变化规律,如果在没有环境阻力的情况下,其增长应呈 “丿”型曲线,如果在有环境阻力的情况下,应呈“S”型曲线。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按照能量流动的特点,食物链越长,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能量就会越少种 群数量的多少与获得的能量多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假定平均每人需要的能量为X,在能量传递效率 为10%的情况下,当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为1:1时,则每人生存需要生产者的能量为55Y, 当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为1:4时,则每人生存需要生产者的能量为28X,故食物比例发生 变化后可供养的人口数量约是原来的1%6倍(按要求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答案:(1)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c (2)b存在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 (3)1.96 7★下页左上图是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模式图识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类社会 (1)箭头A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 (2)箭头B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 输出到环境中 (3)箭头C表示人类对 产生的影响 (4)箭头D表示环境对人类的」 作用。6.★每年的 7 月 11 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右图表示三种 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16 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 a 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 有 。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 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 曲线。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 曲线,该曲线与 a 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 是 。 (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 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 1∶1 调整为 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 倍。(能量传递 效率按 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解析:(1)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和生活资源是有限的,人口的剧增必然带来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短缺,反过来, 这些变化又会限制人口的增长,如果环境持续恶化下去,人口甚至会减少。 (2)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个生物种群,符合种群的变化规律,如果在没有环境阻力的情况下,其增长应呈 “J”型曲线,如果在有环境阻力的情况下,应呈“S”型曲线。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按照能量流动的特点,食物链越长,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能量就会越少,种 群数量的多少与获得的能量多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假定平均每人需要的能量为 X,在能量传递效率 为 10%的情况下,当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为 1∶1 时,则每人生存需要生产者的能量为 55X, 当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为 1∶4 时,则每人生存需要生产者的能量为 28X,故食物比例发生 变化后可供养的人口数量约是原来的 1.96 倍(按要求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答案:(1)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 c (2)b 存在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 (3)1.96 7.★下页左上图是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模式图,识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箭头 A 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 。 (2)箭头 B 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 输出到环境中。 (3)箭头 C 表示人类对 产生的影响。 (4)箭头 D 表示环境对人类的 作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