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15年第3期 中国要实现世界意义上的创新,要以兼容并蓄的胸怀、相应的机制吸纳人才。这里所说 的人才不仅指中国自己的人才,还包括世界各地的人才。回顾其他大国的创新历程,都离不 开对世界范围內人才资源的调度和使用。然而,我们有些大学在机制上还不能营造吸引人才 的环境。比如我刚刚知道,在国内通不过体检就不能做教授。有一位教授,因患糖尿病,国 内某大学就不能聘请他。这实在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情。而类似的制度还有不少。如果这些 令人费解的制度不改变的话,我们的大学恐怕就难以吸引世界一流学者,更不要说使全世界 最好的人才到中国来 创新的另一个基础,则是学术道德。通过一定的机制,针对从大学生、研究生到教授的 创新过程进行规范,以保证他们的理想和贡献是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完成的。如果一个大学 没有一定的制度,对自己的教授和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约束,将是一件很危险的事。目前, 抄袭问题依然是困扰中国大学的一个现象,需要正视并解决。包括“合理借鉴”应如何界定, 也应在制度上规定清楚。对原创思想的尊重,是创新的起点。 另外,对于鼓励创新而言,合理的考核方式也很重要。中国是一个重视考试的国家,公 平的考试制度让无数平民子弟进入高等学府。然而,如果只是用考试的方式考核人才,对创 新并不利。比如,现在国内的很多奖项基本上都是某种程度的考试。拿奖要去口试,这是一 件很奇怪的事情。我在国外拿过不少奖,但从来没有要口试拿奖的。国内几乎所有的荣誉和 课题等都要自己申请,包括院士都要自己准备所有的材料,我做过很多国家和学术机构的院 士,从来没有准备过这些材料,这是需要改变的。只有真正尊重学者,尊重学问本身,才能 够将好的学问做成。有了这些学问,创新成果才能真正汇入国家发展的长河。 (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7月30日。作者:丘成桐,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中 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学术专家委员会专家。 ■活动动态 中科院对成槨生物所领导子开展届中考核常规巡视 9月14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召开所领导班子届中考核暨巡视动员大会。由中 科院成都分院院长张雨东为组长的考核组、中科院巡视办原主任郭建军为组长的巡视组全体2015 年 第 3 期 10 中国要实现世界意义上的创新,要以兼容并蓄的胸怀、相应的机制吸纳人才。这里所说 的人才不仅指中国自己的人才,还包括世界各地的人才。回顾其他大国的创新历程,都离不 开对世界范围内人才资源的调度和使用。然而,我们有些大学在机制上还不能营造吸引人才 的环境。比如我刚刚知道,在国内通不过体检就不能做教授。有一位教授,因患糖尿病,国 内某大学就不能聘请他。这实在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情。而类似的制度还有不少。如果这些 令人费解的制度不改变的话,我们的大学恐怕就难以吸引世界一流学者,更不要说使全世界 最好的人才到中国来。 创新的另一个基础,则是学术道德。通过一定的机制,针对从大学生、研究生到教授的 创新过程进行规范,以保证他们的理想和贡献是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完成的。如果一个大学 没有一定的制度,对自己的教授和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约束,将是一件很危险的事。目前, 抄袭问题依然是困扰中国大学的一个现象,需要正视并解决。包括“合理借鉴”应如何界定, 也应在制度上规定清楚。对原创思想的尊重,是创新的起点。 另外,对于鼓励创新而言,合理的考核方式也很重要。中国是一个重视考试的国家,公 平的考试制度让无数平民子弟进入高等学府。然而,如果只是用考试的方式考核人才,对创 新并不利。比如,现在国内的很多奖项基本上都是某种程度的考试。拿奖要去口试,这是一 件很奇怪的事情。我在国外拿过不少奖,但从来没有要口试拿奖的。国内几乎所有的荣誉和 课题等都要自己申请,包括院士都要自己准备所有的材料,我做过很多国家和学术机构的院 士,从来没有准备过这些材料,这是需要改变的。只有真正尊重学者,尊重学问本身,才能 够将好的学问做成。有了这些学问,创新成果才能真正汇入国家发展的长河。 (来源:《人民日报》2015 年 7 月 30 日。作者:丘成桐,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中 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学术专家委员会专家。) 活动动态 中科院对成都生物所领导班子开展届中考核暨常规巡视 9 月 14 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召开所领导班子届中考核暨巡视动员大会。由中 科院成都分院院长张雨东为组长的考核组、中科院巡视办原主任郭建军为组长的巡视组全体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