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652·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36卷 表2脉冲电流处理工艺参数 Table 2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f electric current pulse 编号 处理状态 开始温度,T/℃脉冲时间,t/min 结束温度,T/℃ 电压,U/V 电流,IIA 脉宽,4/μ5频率,fHz 铸态 2 重熔 1220 重熔 1320 重熔+脉冲 1220 40 975 1200 650 0 30 5 重熔+脉冲 1320 44 975 1200 650 30 30 实验结果与分析 同,主要表现在Fe,B在试样横截面和纵剖面上呈现 2 不同的分布形态:在横截面上Fe,B仍以长杆状形态 图4为过共晶FeC-B合金经过不同处理后获 分布,但与未加脉冲试样2凝固组织中Fe,B相比, 得的凝固组织.为了尽量避免由于视场选择位置不 其颗粒尺寸更为细小,如图4(g)所示:而在试样纵 同而影响组织判断和定量金相分析结果,采用较低 剖面上Fe,B却表现为细小颗粒状,如图4(h)所示. 放大倍数在较大视场范围内观察凝固组织.图中白 这表明在脉冲电流作用下获得的试样凝固组织中 色条、块状相为初生硼化物Fe,B,如图中所标示,其 Fe,B虽然依然保持长杆状,但不再在试样中杂乱分 余相为共晶莱氏体组织.用Imagetool图像分析软件 布,而在试样横截面上沿长度方向排列起来.定量 对试样的金相组织进行定量金相分析,每个试样取 金相分析结果表明,试样中FeB颗粒数比具有相同 五个不同视场进行分析后取平均值.获得的凝固组 热历程而未施加脉冲的试样2中的Fe,B颗粒数要 织中初生硼化物颗粒数、平均等效直径及体积分数 多得多,如图5所示.这说明在重熔温度为1220℃ 结果如图5所示. 时施加电脉冲,虽然不改变凝固组织中Fe,B的长杆 由图4和图5可见,铸态(试样1)凝固组织 状形态,但却改变其空间分布,使其在试样横截面上 (图4(a),(b))中Fe,B大都呈长杆状杂乱分布, 沿长度方向排列,并大大增加了其形核核心数量. 且横截面和纵剖面形貌没有差别.经1220℃重熔 试样5与试样3经历了相同的热历程,但其在 后随炉冷却的试样2凝固组织(图4(c),(d))和经 随炉冷却的过程中施加了44minm的脉冲电流,电流 1320℃重熔后随炉冷却的试样3凝固组织 从1320℃开始施加,一直到试样温度下降到975℃ (图4(e),(f))中,FezB仍然呈长杆状杂乱分布, 后停止.与试样3凝固组织相比,其凝固组织中初 重熔没有改变过共晶Fe-C-B合金中出生Fe,B的 晶相形态发生明显改变,F©zB不再具有长杆状形 形态分布,但在随炉缓慢冷却过程中,其尺寸长得比 态,在试样横截面和纵剖面上都呈现颗粒状,如 铸态组织中的Fe,B更为粗大.此外,重熔随炉冷却 图4()和图4(j)所示.定量金相分析结果表明,此 后的试样2和试样3中,由于凝固过程中缓慢冷却 种条件下施加电脉冲,并没有增加试样5中Fe,B颗 而导致Fe,B的析出长大较为充分,使得其体积分数 粒数,其凝固组织中Fe2B颗粒数相差不大,但显著 与铸态试样相比,略有增加,如图4(©)所示.这说 减少FezB的尺寸,从而导致试样5中FezB的体积 明在1320℃或1220℃的温度下重熔,难以有效消 分数减少,如图5所示.这说明在提高重熔温度后, 除过共晶FeC-B合金的凝固组织遗传性. 施加电脉冲能消除凝固组织遗传的影响,使F,B由长 试样4与试样2经历了相同的热历程,都是在 杆状转变为颗粒状,并明显减少了F,B的析出量 经1220℃重熔后随炉冷却获得的.不同的是试样4 另一方面,对比试样4与试样5的凝固组织可 在随炉冷却的过程中施加了40min的脉冲电流,脉 以发现,在相同的脉冲电流作用下,重熔温度对试样 冲电流从1220℃开始施加,一直到试样温度下降到 凝固组织遗传性有明显的影响.与试样4相比,试 975℃后停止.由于该合金的液相线温度和固相线 样5重熔和脉冲电流开始施加温度提高到1320℃, 温度分别为1148℃和1067℃,因此脉冲电流的作 在这一温度下施加脉冲后,Fe2B不再保持长杆状, 用时间贯穿于整个凝固区间.在脉冲电流的作用 而是转变为颗粒状.同时,Fe,B的颗粒数和析出量 下,试样4凝固组织与试样2凝固组织有很大的不 大为减少,定量金相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 36 卷 表 2 脉冲电流处理工艺参数 Table 2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f electric current pulse 编号 处理状态 开始温度,T /℃ 脉冲时间,t /min 结束温度,T /℃ 电压,U/V 电流,I/A 脉宽,ti /μs 频率,f /Hz 1 铸态 — — — — — — — 2 重熔 1220 — — — — — — 3 重熔 1320 — — — — — — 4 重熔 + 脉冲 1220 40 975 1200 650 30 30 5 重熔 + 脉冲 1320 44 975 1200 650 30 30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图 4 为过共晶 Fe--C--B 合金经过不同处理后获 得的凝固组织. 为了尽量避免由于视场选择位置不 同而影响组织判断和定量金相分析结果,采用较低 放大倍数在较大视场范围内观察凝固组织. 图中白 色条、块状相为初生硼化物 Fe2B,如图中所标示,其 余相为共晶莱氏体组织. 用 Imagetool 图像分析软件 对试样的金相组织进行定量金相分析,每个试样取 五个不同视场进行分析后取平均值. 获得的凝固组 织中初生硼化物颗粒数、平均等效直径及体积分数 结果如图 5 所示. 由图 4 和图 5 可见,铸态( 试样 1) 凝固组织 ( 图 4( a) ,( b) ) 中 Fe2B 大都呈长杆状杂乱分布, 且横截面和纵剖面形貌没有差别. 经 1220 ℃ 重熔 后随炉冷却的试样 2 凝固组织( 图 4( c) ,( d) ) 和经 1320 ℃ 重熔后随炉冷却的试样 3 凝 固 组 织 ( 图 4( e) ,( f) ) 中,Fe2B 仍然呈长杆状杂乱分布, 重熔没有改变过共晶 Fe--C--B 合金中出生 Fe2B 的 形态分布,但在随炉缓慢冷却过程中,其尺寸长得比 铸态组织中的 Fe2B 更为粗大. 此外,重熔随炉冷却 后的试样 2 和试样 3 中,由于凝固过程中缓慢冷却 而导致 Fe2B 的析出长大较为充分,使得其体积分数 与铸态试样相比,略有增加,如图 4( c) 所示. 这说 明在 1320 ℃或 1220 ℃ 的温度下重熔,难以有效消 除过共晶 Fe--C--B 合金的凝固组织遗传性. 试样 4 与试样 2 经历了相同的热历程,都是在 经 1220 ℃重熔后随炉冷却获得的. 不同的是试样 4 在随炉冷却的过程中施加了 40 min 的脉冲电流,脉 冲电流从 1220 ℃开始施加,一直到试样温度下降到 975 ℃ 后停止. 由于该合金的液相线温度和固相线 温度分别为 1148 ℃ 和 1067 ℃,因此脉冲电流的作 用时间贯穿于整个凝固区间. 在脉冲电流的作用 下,试样 4 凝固组织与试样 2 凝固组织有很大的不 同,主要表现在 Fe2B 在试样横截面和纵剖面上呈现 不同的分布形态: 在横截面上 Fe2B 仍以长杆状形态 分布,但与未加脉冲试样 2 凝固组织中 Fe2B 相比, 其颗粒尺寸更为细小,如图 4( g) 所示; 而在试样纵 剖面上 Fe2B 却表现为细小颗粒状,如图 4( h) 所示. 这表明在脉冲电流作用下获得的试样凝固组织中 Fe2B 虽然依然保持长杆状,但不再在试样中杂乱分 布,而在试样横截面上沿长度方向排列起来. 定量 金相分析结果表明,试样中 Fe2B 颗粒数比具有相同 热历程而未施加脉冲的试样 2 中的 Fe2B 颗粒数要 多得多,如图 5 所示. 这说明在重熔温度为 1220 ℃ 时施加电脉冲,虽然不改变凝固组织中 Fe2B 的长杆 状形态,但却改变其空间分布,使其在试样横截面上 沿长度方向排列,并大大增加了其形核核心数量. 试样 5 与试样 3 经历了相同的热历程,但其在 随炉冷却的过程中施加了 44 min 的脉冲电流,电流 从 1320 ℃开始施加,一直到试样温度下降到 975 ℃ 后停止. 与试样 3 凝固组织相比,其凝固组织中初 晶相形态发生明显改变,Fe2B 不再具有长杆状形 态,在试样横截面和纵剖面上都呈现颗粒状,如 图 4( i) 和图 4( j) 所示. 定量金相分析结果表明,此 种条件下施加电脉冲,并没有增加试样 5 中 Fe2B 颗 粒数,其凝固组织中 Fe2B 颗粒数相差不大,但显著 减少 Fe2B 的尺寸,从而导致试样 5 中 Fe2B 的体积 分数减少,如图 5 所示. 这说明在提高重熔温度后, 施加电脉冲能消除凝固组织遗传的影响,使 Fe2B 由长 杆状转变为颗粒状,并明显减少了 Fe2B 的析出量. 另一方面,对比试样 4 与试样 5 的凝固组织可 以发现,在相同的脉冲电流作用下,重熔温度对试样 凝固组织遗传性有明显的影响. 与试样 4 相比,试 样 5 重熔和脉冲电流开始施加温度提高到 1320 ℃, 在这一温度下施加脉冲后,Fe2B 不再保持长杆状, 而是转变为颗粒状. 同时,Fe2B 的颗粒数和析出量 大为减少,定量金相分析结果如图 5 所示. · 256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