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实验二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 一、实验目的 1、研究和了解铁碳合金(碳钢及白口铸铁)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2、分析成分(含碳量)对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从而加深理解成分、组织与性能之 间的相互关系。 二、实验原理 铁碳合金的显微组织是研究和分析钢铁材料性能的基础,所谓平衡状态的显微组织是指 合金在极为缓慢的冷却条件下(如退火状态 即接近平衡状态)所得到的组织。我们可根据 Fe-FeC相图来分析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如图2.1所示)。 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主要是指碳钢和白口铸铁组织,其中碳钢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金属 材料,它们的性能与其显微组织密切有关。此外,对碳钢和白口铸铁显微组织的观察和分析, 有助于加深对Fe-Fe,C相图的理解 从Fe-FcC相图」 可以看出,所有碳钢和白口铸铁的室温组织均由铁素体(F)和渗磷 体(©,C)这两个基本相所组成。但是由于含碳量不同,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对数量、析出 条件以及分布情况均有所不同,因而呈现各种不同的组织形态 各种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在室温下的显微组织见表21。 A 10 aoe 图2.1Fc-Fc:C相图 用浸蚀剂显露的碳钢和白口铸铁,在金相显微镜下具有下面几种基本组织组成物, (I)铁素体(F) 一-是碳在aFe中的固溶体。铁素体为体心立方晶格,具有磁性及良 好塑性,硬度较低。用3~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在显微镜下呈现明亮的等轴晶粒:亚 共析钢中铁素体呈块状分布:当含碳量接近于共析成分时,铁素体则呈断续的网状分布于珠 光体周围。 (2)渗碳体(FeC) 一是铁与碳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其碳含量为6.67% 质硬而脆 耐腐蚀性强,经3~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渗碳体呈亮白色,若用苦味酸钠溶液浸蚀、 则渗碳体能被染成暗黑色或棕红色,而铁素体仍为白色,由此可区别铁素体与渗碳体。按照 成分和形成条件的不同,渗碳体可以呈现不同的形态:一次渗碳体(初生相)是直接由液体 中析出的,故在白口铸铁中呈粗大的条片状:二次渗碳体(次生相)是从奥氏体中析出的, 往往呈网络状沿奥氏体晶界分布:三次渗碳体是由铁素体中析出的,通常呈不连续薄片状有 在于铁素体品界处,数量极微,可忽略不计。8 实验二 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 一、实验目的 1、研究和了解铁碳合金(碳钢及白口铸铁)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2、分析成分(含碳量)对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从而加深理解成分、组织与性能之 间的相互关系。 二、实验原理 铁碳合金的显微组织是研究和分析钢铁材料性能的基础,所谓平衡状态的显微组织是指 合金在极为缓慢的冷却条件下(如退火状态,即接近平衡状态)所得到的组织。我们可根据 Fe-Fe3C 相图来分析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如图 2.1 所示)。 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主要是指碳钢和白口铸铁组织,其中碳钢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金属 材料,它们的性能与其显微组织密切有关。此外,对碳钢和白口铸铁显微组织的观察和分析, 有助于加深对 Fe-Fe3C 相图的理解。 从 Fe-Fe3C 相图上可以看出,所有碳钢和白口铸铁的室温组织均由铁素体(F)和渗碳 体(Fe3C)这两个基本相所组成。但是由于含碳量不同,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对数量、析出 条件以及分布情况均有所不同,因而呈现各种不同的组织形态。 各种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在室温下的显微组织见表 2-1。 图 2.1 Fe-Fe3C 相图 用浸蚀剂显露的碳钢和白口铸铁,在金相显微镜下具有下面几种基本组织组成物。 (1) 铁素体(F)——是碳在α -Fe 中的固溶体。铁素体为体心立方晶格,具有磁性及良 好塑性,硬度较低。用 3~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在显微镜下呈现明亮的等轴晶粒;亚 共析钢中铁素体呈块状分布;当含碳量接近于共析成分时,铁素体则呈断续的网状分布于珠 光体周围。 (2) 渗碳体(Fe3C)——是铁与碳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其碳含量为 6.67%,质硬而脆, 耐腐蚀性强,经 3~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渗碳体呈亮白色,若用苦味酸钠溶液浸蚀, 则渗碳体能被染成暗黑色或棕红色,而铁素体仍为白色,由此可区别铁素体与渗碳体。按照 成分和形成条件的不同,渗碳体可以呈现不同的形态:一次渗碳体(初生相)是直接由液体 中析出的,故在白口铸铁中呈粗大的条片状;二次渗碳体(次生相)是从奥氏体中析出的, 往往呈网络状沿奥氏体晶界分布;三次渗碳体是由铁素体中析出的,通常呈不连续薄片状存 在于铁素体晶界处,数量极微,可忽略不计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