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西诚信观的比较及其启迪 陈延斌王体 滴要】诚信在中西方都得到普遍的重视.其内涵也基本相近,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既有社会历史方 面的根源,也有思想文化上的原因。中西诚信观各有长短,新型诚信观的建构和我国诚信社会的建设,应将二者 结合起来,吸取中国传统诚信观重自律、重人格信任与西方诚信观重他律、重契约信任的合理因素,从建立完善 的企业信用机制和个以信用机制、加强现代诚信观的宣传和诚信意识的养成教育等方面入手,打造酸信中国”。 佚键词〕中国西方诚信观诚信社会 中图分类号)B8202位献标识码〕A位章编号〕10071539(2003)06003305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 与繁荣的创造》中,将诚信解释为在一个社团之 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然而,各种与市场经济发展、与 中,成员对彼此常态、诚实、合作行为的期待,基础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相适应的诚信失范现象却 是社团成员共同拥有的规范.以及个体隶属于那个 大量存在,建设现代诚信己经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 社团的角色”。认为当今社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之 任务。鉴于此,笔者试图从研究、比较中西诚信观的 原动力来自社会诚信,诚信度的高低决定了经济组 异同出发,挖掘其中合理的积极的成分,以便为促 织的规模。可见,中西诚信观的基本含义是相近的 进我国现代诚信观的建构和社会诚信机制的建设 都包含尊重实际存在、诚实无欺、讲究信用、信守诺 提供一些借鉴。 言等意思。 一、中西诚信观的主要异同 其次,中西方都对诚信予以足够的重视。在西 方,历来把讲诚实、守信用、不撒谎作为经典训言。 (一)中西方诚信观的相同和相近之处 对西方文化和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堡经》中的 首先,中西方诚信的基本含义相近。中国传统 摩西十诚”,将不作伪证”等作为最重要的道德戒 诚信观中,碱”和信”既有不同的含义,又可以互 律。现代西方社会更是把信用视为社会正常运行的 训连用。诚”是指真实存在、无妄无伪之义。做 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山所谓诚其意 必要条件和前提,视诚信为生命,其信用管理相对 者,毋自欺也。碱也者,实也,实有也。到碱者 完善,一个诚信缺失的人在社会中无立足之地,工 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古人把诚”视为五常 作生活都面临危机。中国传统道德同样重视诚信, 之本,百行之原也列。信”是指诚实不欺、讲信用、 不仅将诚信作为立身处世之道.而且视之为立国之 守诺言。如: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信不足焉, 基、兴业之宝。譬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曰: 有不信焉。刀诚”、信”又可以互训,说文解字》 信,国之宝也。”苟子·议兵》曰:政令信者强,政 中云: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从言。” 令不信者弱。”管子·乘子》曰:非诚贾不得食于 诚信连用即是诚实无伪、恪守信用、不自欺、不欺 贾。”孔子十分强调取信于民对维护国家政权的重 人、言行一致之义。在西方,诚信的基本含义就是尊 要作用,将民信”置于足食足兵”之先,认为自古 重事实和信守诺言。如美国学者迈克尔·D.贝勒 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州,甚至认为以而无信,不知 斯所说,诚信“般被定义为忠于事实’或在此基 其可也1o。儒家还把正心诚意"”视为个人道德修 础上再加上遵守公平交易的合理商业标准’。 养的重要内容,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墨 美国经济学家福山在其专著一信任:社会道德 家也强调:信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 C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道德与文明re2003c年第G期www33ki.net中西诚信观的比较及其启迪 陈延斌 王 体 〔摘要〕 诚信在中西方都得到普遍的重视, 其内涵也基本相近, 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既有社会历史方 面的根源, 也有思想文化上的原因。中西诚信观各有长短, 新型诚信观的建构和我国诚信社会的建设, 应将二者 结合起来, 吸取中国传统诚信观重自律、重人格信任与西方诚信观重他律、重契约信任的合理因素, 从建立完善 的企业信用机制和个人信用机制、加强现代诚信观的宣传和诚信意识的养成教育等方面入手, 打造“诚信中国”。 〔关键词〕 中国 西方 诚信观 诚信社会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 2003) 06-0033-05 当前,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 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然而, 各种与市场经济发展、与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相适应的诚信失范现象却 大量存在, 建设现代诚信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 任务。鉴于此, 笔者试图从研究、比较中西诚信观的 异同出发, 挖掘其中合理的积极的成分, 以便为促 进我国现代诚信观的建构和社会诚信机制的建设 提供一些借鉴。 一、中西诚信观的主要异同 ( 一) 中西方诚信观的相同和相近之处 首先, 中西方诚信的基本含义相近。中国传统 诚信观中, “诚”和“信”既有不同的含义, 又可以互 训连用。“诚”是指真实存在、无妄无伪之义。“诚 者, 天之道也; 诚之者, 人之道也。” [ 1] “所谓诚其意 者, 毋自欺也。”[ 2]“诚也者, 实也, 实有也。”[ 3] “诚者 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 [ 4] 古人把“诚”视为“五常 之本, 百行之原也”[ 5]。“信”是指诚实不欺、讲信用、 守诺言。如: “信近于义, 言可复也。” [ 6] “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 7] “诚”、“信”又可以互训, 《说文解字》 中云: “诚, 信也, 从言成声”, “信, 诚也, 从人从言。” 诚信连用即是诚实无伪、恪守信用、不自欺、不欺 人、言行一致之义。在西方, 诚信的基本含义就是尊 重事实和信守诺言。如美国学者迈克尔·D. 贝勒 斯所说, 诚信“一般被定义为‘忠于事实’或在此基 础上再加上‘遵守公平交易的合理商业标准’”[ 8]。 美国经济学家福山在其专著——《信任: 社会道德 与繁荣的创造》中, 将诚信解释为“在一个社团之 中, 成员对彼此常态、诚实、合作行为的期待, 基础 是社团成员共同拥有的规范, 以及个体隶属于那个 社团的角色”。认为当今社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之 原动力来自社会诚信, 诚信度的高低决定了经济组 织的规模。可见, 中西诚信观的基本含义是相近的, 都包含尊重实际存在、诚实无欺、讲究信用、信守诺 言等意思。 其次, 中西方都对诚信予以足够的重视。在西 方, 历来把讲诚实、守信用、不撒谎作为经典训言。 对西方文化和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圣经》中的 “摩西十诫”, 将“不作伪证”等作为最重要的道德戒 律。现代西方社会更是把信用视为社会正常运行的 必要条件和前提, 视诚信为生命, 其信用管理相对 完善, 一个诚信缺失的人在社会中无立足之地, 工 作生活都面临危机。中国传统道德同样重视诚信, 不仅将诚信作为立身处世之道, 而且视之为立国之 基、兴业之宝。譬如,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曰: “信, 国之宝也。”《荀子·议兵》曰: “政令信者强, 政 令不信者弱。”《管子·乘子》曰: “非诚贾不得食于 贾。”孔子十分强调取信于民对维护国家政权的重 要作用, 将“民信”置于“足食足兵”之先, 认为“自古 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9] , 甚至认为“人而无信, 不知 其可也”[ 10]。儒家还把“正心诚意”视为个人道德修 养的重要内容, 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墨 家也强调: “言必信, 行必果, 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 道德与文明 33 2003 年第 6 期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