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⑧液化地基中的管线和构筑物,经鉴定将产生危害时,应采取抗液化措施。对管线可采取配重、旋喷 桩、钢或钢筋混凝土桩等方法处理,防止液化上浮和液化沉降的危害 7当输水、输气等埋地管道不能避开活动断裂带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①管道宜尽量与断裂带正交 ②管道应敷设在套管内,周围填充砂料 ③管道及套筒应采用钢管 ④断裂带两侧的管道上(距断裂带有一定距离)应设置紧急关断阀 ⑤管网上的阀门均应设置阀门井。 5.4膨胀土地区的管线布置 4.4膨胀土地区的管线布置 在季节冻土或永久冻土地区,由于岩层或土壤里的地下水冻结膨胀现象,对建筑物和上、下水管线都有 危害,因此,膨胀土地区管线布置应避免深埋,在山区布置管线,应依山就势。就势敷设,不应采用大 填大挖土方地埋设。当采用管沟敷设时,管沟应避开暗流地带。胀缩土地区的建筑物四周不宜采用明沟 排水 高压、易燃或易爆管线及其基础的设计,须注意到膨胀土不均匀胀缩变形可能造成的危害,管线宜离开 建筑一定的距离,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支架基础的变形,而管道接头处也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采 用柔性接头、加设垫板等)。 室外给排水主干道应远离建筑(给、排水干管应距离建筑物外墙≥3m),以防管道漏水造成建筑物的变 形。蒸汽管道则应采取必要的隔热措施。在管道下边应设置砂垫层,其砂垫层的厚度应根据土壤膨胀力 的大小确定,一般100200m厚即可。 沿地面敷设的电缆,宜铺设成波浪式,并同时加铺砂垫层(100200m厚) 场地内的排水明沟应加大坡度,以避免局部积水而造成地基土壤的不均匀变形 u习题: 小结:本节主要内容有1.理解冻土地区管线布置;2.黄土地区管线布置:3.地震u地区的管线布置。 其中重点:冻土地区管线布置。难点:冻土地区管线布置⑧液化地基中的管线和构筑物,经鉴定将产生危害时,应采取抗液化措施。对管线可采取配重、旋喷 桩、钢或钢筋混凝土桩等方法处理,防止液化上浮和液化沉降的危害。 7 当输水、输气等埋地管道不能避开活动断裂带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①管道宜尽量与断裂带正交; ②管道应敷设在套管内,周围填充砂料; ③管道及套筒应采用钢管; ④断裂带两侧的管道上(距断裂带有一定距离)应设置紧急关断阀; ⑤管网上的阀门均应设置阀门井。 5.4 膨胀土地区的管线布置 5.4.4 膨胀土地区的管线布置 在季节冻土或永久冻土地区,由于岩层或土壤里的地下水冻结膨胀现象,对建筑物和上、下水管线都有 危害,因此,膨胀土地区管线布置应避免深埋,在山区布置管线,应依山就势。就势敷设,不应采用大 填大挖土方地埋设。当采用管沟敷设时,管沟应避开暗流地带。胀缩土地区的建筑物四周不宜采用明沟 排水。 高压、易燃或易爆管线及其基础的设计,须注意到膨胀土不均匀胀缩变形可能造成的危害,管线宜离开 建筑一定的距离,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支架基础的变形,而管道接头处也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采 用柔性接头、加设垫板等)。 室外给排水主干道应远离建筑(给、排水干管应距离建筑物外墙≥3m),以防管道漏水造成建筑物的变 形。蒸汽管道则应采取必要的隔热措施。在管道下边应设置砂垫层,其砂垫层的厚度应根据土壤膨胀力 的大小确定,一般100~200mm厚即可。 沿地面敷设的电缆,宜铺设成波浪式,并同时加铺砂垫层(100~200mm厚)。 场地内的排水明沟应加大坡度,以避免局部积水而造成地基土壤的不均匀变形。 ü 习题: ü 小结:本节主要内容有1.理解冻土地区管线布置;2.黄土地区管线布置;3.地震ü 地区的管线布置。 其中重点:冻土地区管线布置。难点:冻土地区管线布置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