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一级要求 肝胆单选 1.肠道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率主要取决于: A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的比例B食物蛋白质含量 C胆汁分泌量、体内脂溶性维生素贮量 D肠道pH值 E食物中的指溶性维生素含量 2.正常人肝脏合成的血浆蛋白质以哪一种最多? A球蛋白 B白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凝血酶原 E脂蛋白 3.肝脏分泌到血循环中的血浆脂蛋白主要是 A低密度脂蛋白(LDL) B中间密度脂蛋白(IDL) 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D游离脂酸-清蛋白 E乳糜微粒(CM) 4.肝细胞对胆红素生物转化作用的实质是 使胆红素与Y蛋白结 合 B使胆红素与Z蛋白结合 C使胆红素的极性变小 D增强毛细胆管膜上载体转运系统有利于胆红素排泄 E主要破坏胆红素分子内的氢键并进行结合极性增加,利于排泄 5.肝内胆红素的代谢产物最多的是 A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酯 B单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酯 C胆红素硫酸酯 D甘氨酸结合物 E甲基结合物 6.血浆胆红素以哪一种为主要的运输形式: A胆红素-y蛋白 B胆红素-球蛋白 C胆红素白蛋白 D胆红素-z蛋白 E游离胆红素 7.粪胆素原重吸收入肝后的转归是 A大部分以原型再排至胆道,少量成为血液循环中的尿胆素原随尿排出 B全部以原型再排至胆道 C大部分转化成尿胆素原 D全部转化成尿胆素原 E全部入血液循环以原型从尿中排出 8.正常人血清胆红素总浓度不超过 A 5mg% B 2mg% D 0.5mg% E 0.Img% 9.下列哪项血浆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可提示肝脏严重病变 A等于15-2.5 B小于25 C小于1 D小于0.5 E大于25 10.肝细胞性黄疸病人不应出现下述那一种情况 A尿胆红素阳性 B尿胆素原轻度增加或正常 C血清范登堡试验直接反应阳性、间接反应加强 D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一级要求: 肝胆单选 1. 肠道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率主要取决于: A 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的比例 B 食物蛋白质含量 C 胆汁分泌量、体内脂溶性维生素贮量 D 肠道 pH 值 E 食物中的指溶性维生素含量 C 2. 正常人肝脏合成的血浆蛋白质以哪一种最多? A 球蛋白 B 白蛋白 C 纤维蛋白原 D 凝血酶原 E 脂蛋白 B 3. 肝脏分泌到血循环中的血浆脂蛋白主要是: A 低密度脂蛋白(LDL) B 中间密度脂蛋白(IDL) C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D 游离脂酸--清蛋白 E 乳糜微粒(CM) C 4. 肝细胞对胆红素生物转化作用的实质是 A 使胆红素与 Y 蛋白结合 B 使胆红素与 Z 蛋白结合 C 使胆红素的极性变小 D 增强毛细胆管膜上载体转运系统有利于胆红素排泄 E 主要破坏胆红素分子内的氢键并进行结合,极性增加,利于排泄 E 5. 肝内胆红素的代谢产物最多的是: A 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酯 B 单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酯 C 胆红素硫酸酯 D 甘氨酸结合物 E 甲基结合物 A 6. 血浆胆红素以哪一种为主要的运输形式: A 胆红素-y 蛋白 B 胆红素-球蛋白 C 胆红素-白蛋白 D 胆红素-z 蛋白 E 游离胆红素 C 7. 粪胆素原重吸收入肝后的转归是: A 大部分以原型再排至胆道, 少量成为血液循环中的尿胆素原随尿排出 B 全部以原型再排至胆道 C 大部分转化成尿胆素原 D 全部转化成尿胆素原 E 全部入血液循环以原型从尿中排出 A 8. 正常人血清胆红素总浓度不超过: A 5mg% B 2mg% C 1mg% D 0.5mg% E 0.1mg% C 9. 下列哪项血浆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可提示肝脏严重病变: A 等于 1.5-2.5 B 小于 2.5 C 小于 1 D 小于 0.5 E 大于 2.5 C 10. 肝细胞性黄疸病人不应出现下述那一种情况 A 尿胆红素阳性 B 尿胆素原轻度增加或正常 C 血清范登堡试验直接反应阳性、间接反应加强 D 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