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中的硫化铁部分被氧化生成氢氧化铁。蓝藻、绿藻等已有生成,原生动物的太阳虫、吸 管虫等已出现,且贝、藻类等少数软体动物亦可在此生存。此带的指示4物有大颤藻、小 颤藻、小球藻、臂尾水软虫等等。 2)β中污带中氧化作用已占优势,绿色植物大鳕出现,溶解氧增加,硅藻、绿藻等 大量出现,细菌数量显著减少,双鞭毛虫类、贝类、各种昆虫大量出现,已有鱼类。此 带的指示生物有水生東丝藻、变异直链硅藻、蚤状水蚤、人型水蚤、帆口虫、巨环旋轮 虫等等 3.寡污带:寡污带又称贫污带,此带已完成自净作用,有机物已被氧化或矿化,溶 解氧近饱和,生物常氧量小于3毫克/升,浑浊度低,水细菌数量极少 寡污带生物学特征有大量显化植物生存,各种昆虫和鱼类种类较多。 二)生物指数(BI)法 污水生物体系法只是根据指示生物对水质加以定性描述。而后许多学者逐渐引进了 定量的概念。他们以群洛中优势种为重点,对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并根据水生生物的种 类和数量设计出许多种公式,即所谓以生物指数来评价水质状况。这一方面近些年发展 很快,各国已相继设计和广泛应用多种生物指数。例如,一些国家已广泛地应用生物指 数来鉴定和评价水质污染状况,我国近些年来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经验和 成绩。但是也应看到,其中大部分生物指数是根据与有机物污染的关系提出的,而毒物 污染和物理污染以及各种其他诸如地理、气候、季节等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有时很 难通过简单的指数关系加以说明,所以生物指数尚须进…步研究、完善。下面介绍几种 生物指数法。 1.培克法:培克(BecK)于1955年首先提出以生物指数来评价水体污染的程度。他 技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对有机污染的敏感和耐性分成两类,并规定在环境条件相近似的 河段,采集一定面积(如0.1米2)的底栖动物,进行种类鉴定。他提出的计算式 是 生物指数(BI)=2nt+n 式中:I类一不耐污类; I类—能中度耐污(但非完全缺氧)的种类 和n1—I类和I类种类数 该生物指数数值越大,水体越清洁,水质越好。反之,生物指数值越小,则水体污 染越严重。指数范围在0~40间,指数值与水质关系为: 生物指数 水质状况 清洁河段 1~6 中等污染 严重污染 2.津田松苗法:津田松苗(日)从60年代起多次对培克生物指数作了修改,他提出 不限定采集面积,由4~5人在一个点上采集30分钟,尽量把河段各种大型底栖动物采 集完全,然后对所得生物样进行鉴定、分类,并采用与上述相同方法计算,此法在日本 应用已达十几年之久。指数与水质关系为: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