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二章种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基础 本章教学时数:10学时(第3-12讲) 第七节种子活力理论和测定方法 (第12讲) 一、种子活力的概念和意义 (一)种子活力的概念 种子活力问题的萌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l876年,Nabbe提出“生长力”(triebkraft) 1933年,G0ss提出“96%和62%的发芽能否等同”问题 世界上的活力研究热出现在50年代初期: 1950年,ISTA主席Frank首次提出种苗活力,并在年会上 讨论 1953年,ISTA专门成立活力委员会 1957年,Isely首次提出种子活力概念 1977年,ISTA的活力委员会正式通过活力概念 1980年,美国官方种子检验协会通过活力定义 Isely(1957)种子活力概念:活力是在不良的田间条件下成苗 的一切特性的总和。 ISTA种子活力的定义(Perry,1978):“种子活力是决定种子 或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的活性水平和行为的那些种子特性的综 合表现。种子表现良好的为高活力种子。” AOSA(北美)种子活力的定义(McDonald,1980):“种子活力是 指在广泛的田间条件下,决定种子迅速整齐出苗和长成正常幼苗潜在 能力的总称。” 以上定义的基本内容是十分相似的。简单概括地说,种子活力就 是种子的健壮度(郑光华,1980)。健壮的种子(高活力种子)发芽、出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