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0:10.13374/j.issn1001-053x.1987.s3.118 基渗铜转子缸体及其它儿对摩擦副。相应地简化了泵的结构、减轻了泵的重量,整机的 成本大幅度降低,早在七十年代初已经商业化,如美国Vicker's公司年产量达50万件。 我国直到目前柱塞泵的生产和使用仍不分压力级别,并全部采用低磷锡青铜铜合金 转子缸体、由于铸造及随后的机加工工序复杂、成品率低、以及原材料的有效利用率低 使其成本很高,每个价格平均在1000元左右。 我们经过几年的努力,翻阅了六十年代以来所有有关该课题的国外资料,进行了不 同原材料铁粉、不同碳含量和铜含量、不同的浸渗时间和浸渗温度等因素对该合金综合 机械性能和尺寸变化的影响的试验。并对新型浸渗剂及其表面质量进行了研究。测定了该 材质的抗剪切强度。通过研究,利用我国现有的原料铁粉使该合金获得了较高的综合机 械性能:其密度>7,8克/厘米3,硬度>85HRb,抗拉强度65公斤/毫米2,抗弯强度120 公斤/毫米2,冲击韧性2.5~4公斤一米/厘米°。同时与南京粉末治金厂协作于1978年、 1979年、1980年试制了三批排量为75毫升/转、50毫升/转、32毫升/转的粉末治金缸体 共150件、分别由中国农机科学院液压室、挂林治金地质所究所、宜昌中南治金勘探公 司机修厂、湖北农机液压件厂、上海拖拉机液压件厂装机作了台架试验(包括额定压力 试验、超载100小时寿命试验、十万次压力冲击试验),台架试验达到并通过一机部部领 标准,而且具有高的容积效率。 1981年12月受治金部、一机部、农机部有关司局的委托由南京市机械局主持在南京 召开了鉴定会通过了技术鉴定。1982年5月该项科研成果获治金部科技成果四等奖。 钢铁工厂热能最佳利用 北京钢铁学院热能系 (1982.41984.12) 本课题是从能质分析(用分析)和系统优化两个方面开展的工作。.能质分析是以热 力学完善性为依据探求能量利用的潜力和已经利用的深度,是近年来国际上开始运用的 一种指导节能和合理用能的新理论。系统优化是按系统工程的方法寻求生产过程的最佳 用能方案,国外也正在开始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通过在现场广泛的能源调查和测试工作以及大量的分析计算,从用分析、广义节能 和系统优化等方面、发掘节能潜力,提出节能方向、节能措施和增加经济效益的数学模 型、具体方案等,供领导部门做为技术决策的依据。此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一些工厂节约 能源、节约原材料和降低成本,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冶金部所做的鉴定书中对此成果的主要评价是:①开展的“钢铁工热能最佳利 用”软件工作是节能工作的一·个重要开端,所开发的鉴分析和系统优化方法为各种能源 的合理利用和用能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②所完成的系统优化模型及首次作了用分析工 作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受到治金界的重视,对实际节能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③已取 得了节能的效果和可观的社会效益,得到企业的好评。 92基渗铜转 子缸体及 其它 儿对摩擦副 。 相 应地简化 了泵的结构 、 减轻 了泵的重 量 , 整机的 成 木大幅度降低 , 早在七十年代 初已经 商业 化 , 如美国 ‘ 公 司年产量 达 万件 。 我 国直到 目前柱 塞泵 的 生 产和使 用仍不分压 力 级别 , 并全 部采 用低磷锡 青铜铜合金 转子缸 体 、 由于铸造及随后的机加 工工 序复杂 、 成 品率低 、 以及 原材料 的有效 利用率低 使其成木很 高 , 每个价格平 均在 元左 右 。 我们经 过 几 年的 努力 , 翻 阅了六十 年代 以来所 有有关 该课 题的 国外资料 , 进 行 了不 同原 材料铁粉 、 不 同碳 含量和铜 含量 、 不 同的 浸 渗时 间和浸 渗温度等因素对该 合金综 合 机械性 能和尺 寸变化 的影响 的试 验 。 并对新型浸 渗剂 及其表面质量进 行 了研究 。 测 定 了该 材质的抗 剪 切强度 。 通 过研究 , 利用 我 国现有 的原 料铁粉 使该 合金获得 了较高 的综 合机 械性能 其密度 , 克 厘 米 , 硬 度 , 抗拉强度 公斤 毫米 , 抗 弯强度 公斤 毫米 “ , 冲击韧性 公 斤一米 厘 米 “ 。 同时 与南京粉 末冶金厂 协作 于 年 、 年 、 年试制 了三批 排量 为 毫升 转 、 毫升 转 、 毫 升 转的粉末冶 金 缸体 共 件 、 分别 由 中国农 机科学院液压 室 、 桂 林冶金 地 质研究所 、 宜 昌中南 冶 金 勘 探公 司 机修厂 、 湖 北农 机液压 件厂 、 上 海拖拉机液压件厂装机作 了台架 试验 包 括额定压 力 试验 、 超 载 小时寿命试验 、 十万次压 力 冲击试验 , 台架试 验达 到并通 过一机部部颁 标准 , 而且具有 高的 容积效率 。 年 月受 冶金 部 、 一机部 、 农 机部有关 司局 的委托 由南京市机械局 主持在南 京 召开 了鉴定会通过 了技术鉴定 。 年 月该项科研 成果获冶金部科技成果四 等奖 。 钢铁工厂 热能最佳利用 北 京钢 铁 学院 热 能 系 。 。 本课题是从能质分析 丈用分析 和系统优 化两个方 面 开展 的工作 。 能 质分析是以 热 力 学完善性为依据探 求能 量利 用的潜力和 已经 利用的深度 , 是近 年来 国际 开始运 用的 一种指导 节能和 合理用能 的新理论 。 系统 优化是 按系统 工程 的方 法 寻求生 产过程的 最佳 用能方案 , 国外也正在开始从事这 方 面的 工作 。 通 过在现场广泛的能源调 查和测试工作以 及大量的分析计算 , 从佣分析 、 广义节能 和系统优化等方面 、 发 掘节能潜力 , 提 出节能方 向 、 节能措施和增加经济效益 的数学模 型 、 具体方案等 , 供领 导部门做 为技术决策的依据 。 此工作有力地促进 了一 些工厂 节约 能源 、 节约原材料和降低 成本 , 已取 得显 著的经济效 益 和社会效 益 。 在 冶金 部所做 的鉴定 书 中对此 成果 的主要评价是 ① 开展 的 “ 钢铁工厂热能最 佳利 用” 软 件工作 是节能工作 的一个重要开端 , 所开发 的 鉴分析和 系统优化方法 为各种能源 的合理利 用和用能评价 提供 了理论依据 。 ②所完成的 系统优化模型及首次作 了 少用分 析工 作在 国 内处 于先进 水 平 , 受到 冶金 界的重视 , 对实际节能工 作有 重 要指导作用 。 ③已取 得 了节能 的效 果 和可观 的社会效 益 , 得到企业 的 好评 , DOI :10.13374/j .issn1001-053x.1987.s3.118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