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牵涉痛 (一)内脏痛的特征 1.缓慢、持续、定位不清、对刺激分辨率差 2.对机械性牵拉、缺血、痉挛、炎症敏感,对使皮肤痛的切割、烧灼等不敏感 3.大部分由交感传入纤维传递(食管、气管为迷走神经;直肠、子宫为盆神经传入) (二)体腔壁痛 体腔壁浆膜受到刺激是产生的疼痛 特征与躯体痛相似 由躯体神经传入 (三)牵涉痛 内脏疾病引起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和痛觉过敏的现象 肌缺血:心前区、左肩、左上臂疼痛 胆囊病变右肩区; 阑尾炎:上腹部、脐区 可能的原因 1.易化学说:患病内脏与牵涉痛发生部位皮肤都受同一脊髓节段的后根神经支配.两中枢很靠近内脏传来的兴奋会提高相 应皮肤中枢的兴奋性 2会聚学说:内脏与牵涉痛发生部位皮肤进入中枢的 末梢投射同一神经元在同一纤维上行日常生活中, 人习惯意识的是来自皮肤的 第四节觉醒与睡眠的产生机制 觉醒和睡眠都是生理活动必须的。 觉醒:人类进行活动的必要条件。 睡眠:恢复人的精力和体力,以保持良好的觉醒状态 (一)觉醒状态的维持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 (二)睡眠的时相 恫波睡眠:脑电图呈同步化慢波 表现:1。感觉功能暂时减退 2。腱反射,肌紧张减弱, 3。植物神经功能改变:血压和体温下降, 呼吸和心跳频率减慢, 尿量减少, 胃液分泌和发汗增加 快波睡眠:异相睡眠,REM 表现:1。基本表现-感觉功能进一步减弱,唤醒阈提高 腱反射,肌张力进一步减弱 2。间歇性阵发性表现-眼球快速转动,部分身体抽动 血压上升心律加快,呼吸加快而不规则, 做梦为其特征之 特点:两个时相互为转换,反复4-5次,越近后期, 异相睡眠越长。 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均可唤醒,进入觉醒: 但觉醒后只能直接进入慢波睡眠后才能异相睡眠 慢波睡眠 分钅 (2030分钟) →慢波睡眠 (100分钟) →异相睡眠 (60分钟)牵涉痛 (一) 内脏痛的特征 1. 缓慢、持续、定位不清、对刺激分辨率差 2. 对机械性牵拉、缺血、痉挛、炎症敏感,对使皮肤痛的切割、烧灼等不敏感. 3. 大部分由交感传入纤维传递 (食管、气管为迷走神经; 直肠、子宫为盆神经传入). (二) 体腔壁痛 • 体腔壁浆膜受到刺激是产生的疼痛. • 特征与躯体痛相似. • 由躯体神经传入. (三) 牵涉痛 内脏疾病引起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和痛觉过敏的现象. 心肌缺血: 心前区、左肩、左上臂疼痛; 胆囊病变:右肩区; 阑尾炎: 上腹部、脐区 可能的原因: 1.易化学说:患病内脏与牵涉痛发生部位皮肤都受同一脊髓节 段的后根神经支配. 两中枢很靠近,内脏传来的兴奋会提高相 应皮肤中枢的兴奋性。 2.会聚学说:内脏与牵涉痛发生部位皮肤进入中枢的 末梢投射同一神经元,在同一纤维上行.日常生活中, 人习惯意识的是来自皮肤的。 第四节 觉醒与睡眠的产生机制 觉醒和睡眠都是生理活动必须的。 觉醒:人类进行活动的必要条件。 睡眠:恢复人的精力和体力,以保持良好的觉醒状态。 (一)觉醒状态的维持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 (二)睡眠的时相 慢波睡眠:脑电图呈同步化慢波 表现:1。感觉功能暂时减退, 2。腱反射,肌紧张减弱, 3。植物神经功能改变:血压和体温下降, 呼吸和心跳频率减慢, 尿量减少, 胃液分泌和发汗增加 快波睡眠: 异相睡眠, REM, 表现:1。基本表现-- 感觉功能进一步减弱,唤醒阈提高 腱反射,肌张力进一步减弱; 2。间歇性阵发性表现--眼球快速转动,部分身体抽动 血压上升心律加快,呼吸加快而不规则, 3。做梦为其特征之一 特点:两个时相互为转换,反复4-5次,越近后期, 异相睡眠越长。 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均可唤醒,进入觉醒; 但觉醒后只能直接进入慢波睡眠后才能异相睡眠。 慢波睡眠 (80-120 分钟) ® 异相睡眠 (20-30 分钟) ® 慢波睡眠 (100 分钟) ® 异相睡眠 (60 分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